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2002年新聞紙上市公司業績攬要
2003-06-17 景華紙業網

    2002年是新聞紙上市公司經受嚴峻考驗的一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自去年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后,新聞紙關稅從15%降至11%,進口新聞紙開始涌入;二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新聞紙供過于求的局面已經形成,產品價格下滑;三是國內出臺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等政策,進口廢紙價格上揚,新聞紙制造成本增加。在這一形勢下,五家新聞紙上市公司去年的業績究竟如何呢?

福建南紙:以改革為主旋律

    福建省南紙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新聞紙生產為主的大型一級制漿造紙企業。該公司把2002年定為公司的“改革年”,在企業營銷、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實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改革,積極沉著應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較好地完成了2002年的生產經營目標,工業總產值等多項經濟指標創出了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紙、漿總產量26萬噸,比上年增長18.27%,比年計劃增長2.01%,公司主導產品低定量彩色膠印新聞紙實現銷售收入111439萬元,同比增長9.27%,市場占有率達到12%左右。該公司還新開發了45克/米2低定量彩色膠印新聞紙,被國家科學技術部列為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去年銷售6.77萬噸,同比增加了5.08萬噸。

    福建南紙在2000年曾實施了配股,共募得資金2.3億元,用于三大項目。除了廢紙脫墨漿系統增加150噸/日生產能力技改項目于2001年9月完成外,其他兩個項目均在去年投產或實施:第二造紙車間3、4#紙機技改項目已于2002年3月投產,共實現收益1407萬元;建設75萬畝速生豐產造紙原料基地項目已按計劃完成了32萬畝的林地建設,陸續開始提供造紙用材。

    2002年主營收入、主營利潤均有所提高的情況下,凈利潤反而減少832萬元,對此,公司作了說明,由于調整了銷售策略,產品銷售價格由出廠價改為送到報社價,僅營業費用就同比增加3534萬元;執行33%的所得稅,稅金同比增加了1031萬元等。該公司今年計劃紙、漿總生產量達29萬噸,其中新聞紙產量26萬噸,本色漿板3.3萬噸。為此,公司已制定了各項具體方略。

江西紙業:經營業績“高臺跳水”

    江西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輕工行業中新聞紙重點生產企業之一,主要生產和銷售“松竹”牌低定量膠印新聞紙,主要用戶集中在華東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左右。該公司前年出現嚴重虧損,去年為扭轉局面,采取了多項措施,如大幅分流富余人員,完善內部管理體制,調整生產運行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等,但這些措施未見成效,虧損額繼續擴大,每股收益為-2.06元。

    該公司對去年出現嚴重虧損的原因作了說明,認為這主要是實施“九五”技改項目時受擔保問題的影響,技改專項貨款未能落實,致使整個項目遲遲不能全面啟動,失去了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能、提升產品檔次的最佳機遇。在談到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72.7%時,公司認為這是因產品價格下滑以及原材料漲價幅度較大所致。而主營收入同比下降45.05%,他們認為是因為2002年公司經歷了重組的反復和高層管理人員的大調整,客觀上使內部管理一度出現混亂。

    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對江西紙業的年報出具了帶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主要指出兩點:一是認為江西紙業的大股東江西紙業集團占有該公司資金10億多元,數額巨大,不能如期歸還;二是江西紙業凈虧嚴重,財務費用居高不下,銀行借貸高達8.9億元,對外擔保高達5.3億元,因而對他們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江西紙業董事會表示將采取有力措施爭取走出困境。作為其中的一項舉措,該公司已出資1000萬元,以占注冊資本10%的比例與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共同組建了江西晨鳴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黑龍股份:龍困淺灘的一年

    黑龍江黑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新聞紙和冰雪運動器材的生產和銷售。2002年,該公司實現主營收入72879萬元,主營利潤10886萬元,其中紙業部分完成主營收入71216萬元,主營利潤10277萬元,新聞紙實現銷售收入65652萬元;冰雪器材部分完成主營收入5564萬元,市場占有率國內約85%以上,國際占40%左右。

    該公司2000年曾配股募得9.5億資金,全部投入了國家重點技改項目——年產17萬噸低定量高白度膠印新聞紙改造項目,并于2001年下半年建成并投產。但一年多來,企業的經營業績并沒有如配股時預計得那樣樂觀,反而出現了“垂直降落”,每股收益從2001年的0.14元滑落到去年的0.003元,令人扼腕。該公司承認,2002年生產經營遇到一定困難,嚴酷的市場環境使利潤水平下降94.81%。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該公司財務費用攀升太快,同比增加了48.36%,僅貨款利息支出一項每年就達數千萬元,這也是凈利潤大幅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3年,黑龍股份計劃引進一條日產500噸廢紙脫墨生產線,爭取新聞紙產量達到2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市場占有率提高1-2個百分點。

宜賓紙業:生死攸關看今朝

    宜賓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新聞紙生產企業,產品在西南地區的市場占有率為40%。2002年,該公司稱“生產經營出現前所未有的困難,”盡管他們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和原材料結構,分流富余人員多達1000余人,但在市場闖關中仍然敗下陣來,去年僅生產紙及漿板8.23萬噸,利潤水平下降909%。該公司曾有過與兩家報社共同投資設立金松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的計劃,但由于資金籌措和市場供求矛盾等原因,計劃付之高閣。

    2003年,宜賓紙業提出了“全面啟動,全面優化,背水一戰,全面扭虧”的口號,決心生產漿紙12萬噸,銷售量12萬噸,資金回籠100%,重塑公司的形象。最近,他們實施股權托管的重大舉措:公司第一、第二大股東宜賓國資經營有限公司和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與宜賓天原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國家股、國有法人股股權托管協議,成為實際控制人。天原股份在全國氯堿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去年實現利潤為全行業第一,每股收益0.88元,每股凈資產4.83元。

吉林紙業:從微利滑向巨虧

    吉林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徘徊在微利企業的行列,去年終于守不住微利的底線,迅速滑向巨額虧損。該公司在年報中歷數市場價格戰等原因外,還認為公司技改項目大都在2002年處于調試生產階段,運行不夠穩定,加之資金緊張,迫使公司去年下半年暫停生產6個月,并出現巨虧。

    該公司把全部希望寄托于資產重組上。去年11月,公司第一大股東吉林國資經營公司與中竹紙業有限公司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中竹股份入主后,將吉林紙業的員工數、管理部門精簡一半,并向吉林紙業提供流動資金2658萬元,代墊部分費用和支出557萬元。該公司還決心加快10萬噸低定量涂布紙工程建設,工程引進的芬蘭維美德公司主機設備已到位,土建工程順利,并已接近尾聲。吉林紙業目前正在積極聯系有關金融部門,落實資金缺口,并把這個項目盡快峻工投產視作公司減虧扭虧的關鍵。

    上海眾華滬銀會計師事務所對該公司年報出具了拒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指出吉林紙業“2002年度出現巨額經營虧損,2002年12月31日的流動負債總額超過流動總額達45822萬元,經營活動已陷于停頓狀態,公司的到期債務已無力償還且未有債務重組計劃。” (紙業周刊)



相關報道:
長江日報--晨鳴新聞紙購銷合同簽訂儀式舉行
北美4月份新聞紙產量需求均下降
加強技改提高質量 晨鳴新聞紙1-4月產銷兩旺
新聞紙紙漿等邊貿商品稅收優惠叫停 但影響不大
我國新聞紙仍供大于求 輕量化是未來趨勢
2003年一季度天津口岸新聞紙進口激增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