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寧夏造紙污染令人痛心疾首
2003-06-02 景華紙業網

    寧夏日報消息:記得有人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有崇高精神護衛的河流,必然是一條生態持續惡化的河流。蜿蜒流淌了數千年的母親河,不幸被這句飽含悲愴之情的話語所印證。

    自治區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由于長期接納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退水,全區地面水環境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397公里長的黃河寧夏段水污染狀況更令人擔憂。2001年的環境公報顯示,我區地表水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在監測的29個斷面中,符合水體功能要求的監測斷面僅有兩個,達標率只有6.9%。黃河干流寧夏段各監測斷面水質在Ⅳ類~劣Ⅴ類之間,均未達到功能水體要求,與國家黃河水質控制目標(Ⅲ類標準)差距較大。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造成這種現狀的直接原因是我區境內95%以上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所致,其中每年排入黃河的造紙廢水達到6007.2萬噸,占全區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52.1%,其次是化工、制藥、釀造、淀粉等行業。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是建國以來黃河水最枯的年份,上半年來水量和水庫可調節水量兩者相加,干流可供水量僅為117億立方米,而同期最低耗水量將達到167億立方米,即使將黃河水“吃干榨凈”,供需缺口仍將達50億立方米,占到總量的將近一半。為此,國家黃河管理委員會大幅度削減了我區灌溉用水指標,致使今年我區300萬畝的土地無法灌溉。同時,黃河水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十分巨大。寧夏平原300多萬人吃的地下水,實際上也是黃河水。如果水量減少后,地下水位下降,湖泊和環境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寧夏平原周圍被三大沙漠包圍,如果幾千年的綠洲再荒化,后果更可怕。

    于是,“污染搶水”第一次擺到了所有人的面前,“治水先治污”成了很多人的共識。而一打開有關黃河污染的各類信息,寧夏的造紙企業總會赫然紙上。寧夏中衛美利紙業公司把未經處理的生產廢水直接排入農田排水溝;青銅峽峽光紙業有限公司未經處理的造紙廢水流經黃河河灘后,河灘地寸草不生;而年造紙能力7000噸的寧夏華宇紙業有限公司,則把沒有處理的滾滾黑水排入吳忠市秦渠鄉露田洼子村農田排水渠。中衛縣鎮羅鎮李嘴村的農田灌溉水渠被造紙廠排放的廢水污染,使得這個過去全區有名的“辣椒村”,后因土地被污染種不成辣椒。而一家建在黃河邊上的重污染化工廠,以每小時數十噸的排水量把廢水直接排入黃河。

    為了保證今年春灌用水需要,自治區有關部門決定利用引黃灌區的10條排水溝中的廢水緊急補灌,并于4月15日啟動了相應的廢水補灌措施,規定4月18日前必須啟動運行治污設施。10天之后,自治區環保局于4月24日至28日突擊檢查了黃河寧夏段沿岸的19家限額以上的造紙企業,結果令人觸目驚心:這19家企業幾乎沒人理會自治區“2003年春灌期間造紙企業污染源監督管理、應急監測和突發性污染事故處理方案”的有關規定,正大光明排污的有之,偷排偷放的有之,偷工減料的有之,弄虛作假的有之。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采取廢水補灌已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而這些造紙企業卻還在“釜底抽薪”,把全區570萬回漢各族群眾的利益不放在眼里,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不管子孫后代的生死存亡。

    采訪雖然結束了,但記者心中卻充滿了無盡的憂思。黃河源頭的3個河流已有2個斷流,她已無法承受全流域工業污染的不斷傷害。如果我們再不采取果斷措施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母親河,能對得起誰? 



相關報道:
造紙企業成為黃河寧夏段最大污染源
寧夏防治黃河水污染堪憂 造紙企業污水排放嚴重
寧夏沙湖紙業公司草場特大火災被撲滅(圖文)
寧夏一造紙廠草料場發生特大火災
寧夏美利紙業公布2003年第一季度報告 成立分公司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