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造紙工業協會獲悉,2002年度山東造紙行業的產量和效益繼續位居全國榜首,連續八年保持了全國造紙行業的領頭羊地位。而在山東土生土長的晨鳴紙業與華泰股份,無疑就是山東造紙行業乃至全國造紙行業“領頭羊中的領頭羊”。
據了解,2002年山東造紙行業的紙及紙板產量為665.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9%;銷售收入285.7億元,占全國的21.7%;實現利潤總額24億元,占全國的32.9%,呈現“收入占比超過產量占比,利潤占比超過收入占比”的良好發展態勢。而近年來產量和效益均實現了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的晨鳴紙業和華泰股份,無疑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兩公司2002年報顯示,晨鳴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85.2%;利潤總額6.2億元,同比增長150.4%;凈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168.1%。華泰股份實現主營業務利潤3.8億元、凈利潤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6%、96.8%和66.4%,并在股本擴張的情況下實現每股收益0.82元,同比增加0.23元。
在為晨鳴紙業和華泰股份持續、高速增長贊嘆的同時,部分投資者也表現出了對兩家公司發展后勁的憂慮。這主要是由于華泰股份2001年10月投產運行的16萬噸高級彩色膠印新聞紙生產線,創造了2002年度一半的銷售收入,晨鳴紙業生產規模較2001年的翻番,也主要得益于年產15萬噸高檔新聞紙、年產18萬噸高檔箱板紙和年產30萬噸高檔銅版紙這三大項目2002年的相繼投產。上述項目都是公司花費巨大精力、財力和時間成本考察論證、上馬建設及試車投產的,要期望公司每年都有類似有規模、有效益的項目上馬以刺激增長顯然很不現實。
對此,有關專家和公司有關人士均表示,工業企業不可能永遠保持高速增長,兩公司將以2003年為分水嶺告別激情增長時代,步入穩步發展的成熟期。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雖然會趨緩,但不會停滯。這一是因為新上馬項目的最佳產出期有一段滯后時間,即上述項目的產能和效益在未來幾年仍有相當的提升空間;二是因為造紙是國內少數幾個市場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滿足的行業之一,產品結構和產能規模的差異正加速導致我國紙業公司的兩極分化———在一批紙業公司深陷困境的同時,以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為代表的“領跑者”將得以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三是兩公司近年來開始著手實施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為代表的“二次創業”,以此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優勢。(記者 尹永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