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1日起,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將執行比“國標”更嚴格的地方標準。此舉意味著,用政府行政命令強制關停污染企業的做法,將會被與國際接軌的嚴格標準所取代,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渾水摸魚的造紙廠將無機可乘。
山東省是造紙大省,造紙行業產值和利稅均居全國第一,在貢獻產值和利稅的同時,造紙行業也是造成山東省水污染嚴重的`罪魁禍首!熬盼濉币詠恚綎|省對造紙行業實行結構調整,,采用的方法基本是政府“一刀切”的強制關停手段,結果有相當多的企業“渾水摸魚”、“水漲船高”:政府關5000噸的,它就變為1萬噸,政府關1萬噸的,它再擴容到2萬噸甚至3萬噸,千方百計逃避被關閉的命運。
現行的造紙排污“國標”是:草漿造紙的COD排放標準是450mg/L,比不進行任何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COD350mg/L左右)還要高。一個以麥草漿為主要原料的5萬噸的造紙廠,日排放廢水大約在4萬噸左右,與一個中等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量相當。按山東省150萬噸的草漿生產能力計算,即使草漿造紙企業能夠穩定達標,每天也有120萬噸COD濃度為450mg/L的污水直接排人環境。這種情況不改變,要實現2010年水污染問題明顯好轉、2020年基本解決水污染問題的目標是不可能的。
山東省自己制定的嚴格“省標”共分三個時段執行,2006年12月31日前為第一階段,造紙企業外排廢水標準執行420mg/L;2009年12月31日前為第二階段,執行標準為300mg/L;2010年1月1日后為第三階段;執行120mg/L的最低排放標準。超標準的企業無論大小將被關閉。
如嚴格按上述標準執行,屆時一大批河流以及山東省萊州灣、渤海灣的生態環境質量將會明顯好轉,制約山東省水環境改善的結構性污染問題將得到基本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