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保護在我國
造紙行業實施的狀況
銅版紙的反傾銷案是中國加入WTO后的第一起反傾銷調查,也是《反傾銷條例》生效后的第一起反傾銷案件。2002年11月26日,我國初步裁決原產韓、日、美的銅版紙存在傾銷行為,并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
銅版紙的情況。1995年前,由于技術原因,高檔銅版紙的市場一直被日本壟斷,之后,韓國銅版紙逐漸取代了日本的地位。1999年后,隨著國內生產線如蘇州紫興、山東高唐、鎮江金東、晨鳴紙業的陸續投產,韓國的壟斷地位被徹底打破。2002年11月銅版紙反傾銷初裁取得初步成效,進口銅版紙已經上調了200元/噸至300元/噸;同時,深圳口岸銅版紙進口大幅減少,2002年12月經深圳口岸進口銅版紙9187.7噸、702.4萬美元,與反傾銷稅開征前的11個月月均進口比,分別減少了35.6%和26.6%。
新聞紙的情況。五年前,包括吉林紙業在內的國內八家企業曾經就國外新聞紙低價傾銷提出申訴,并獲勝訴。自1997年11月首次對進口新聞紙發起反傾銷調查以來,共對進口產品反傾銷立案22起,其中2002年就立案10起。截至目前,已有6起反傾銷案件做出了最終裁定并征收反傾銷稅,其中對原產于加、韓、美進口到中國的新聞紙征收反傾銷稅的實施期限自1998年7月起為五年。政府已提醒國內相關企業可申請產業損害到期復審。2003年國內新聞紙仍將是供大于求,同時,由于進口新聞紙關稅進一步降低,新聞紙行業的競爭還將進一步加劇,業內企業業績分化嚴重。因此,我國的新聞紙進一步反傾銷工作將任重而道遠。
公司近況從正反面
印證了反傾銷措施卓有成效
國內銅版紙的生產能力2001年比2000年增長了54.79%,而產量卻只比2000年增長了5.46%,可以看出國內同類產品的生產受到了低價進口傾銷的抑制。在進口銅版紙的沖擊下,2001年一年內金東紙業、山東萬豪、山東泉林和上海江南四家國內企業虧損2億元之巨,利潤額在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中平均降幅達到559.74%。而從2002年2月立案調查開始,銅版紙進口量大幅下降,因為按規定,若調查之后作出反傾銷的初裁,從立案日開始的所有進口產品,都將被追加懲罰。目前銅版紙價格從2001年的6700多元/噸上漲了500元以上,對于年產2萬噸銅版紙的江南造紙廠而言,2002年1-11月的銷售收入起碼比去年同期增加1000多萬元,而年產120萬噸的金東紙業,銷售額將增加幾億元。
上市公司中晨鳴紙業(000488)是唯一一家大規模生產銅版紙的企業,該公司20萬噸的銅版紙生產線于2002年9月投產,因此免受傾銷之害而大受反傾銷之利。日前該公司公告稱2002年度經濟效益預計比上年度增長100%以上。
晨鳴紙業2001年、2002年前三季度業績指標對比表
新聞紙業上市公司的情況較為復雜,福建南紙、黑龍股份、宜賓紙業、吉林紙業、江西紙業五家上市公司的業績指標在1999年反傾銷前后可以看出明顯區別,但近年由于市場情況惡化,整體業績下滑,業內企業有進一步反傾銷和加強內部管理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