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國內廢紙回收低水平徘徊 小心進口廢紙左右紙業
2003-03-10 消費日報
  近年來,有一組數字常被紙業人士所津津樂道:“造紙廠每利用1噸廢紙,相當于節約3立方米木材、1.2噸標準煤、600度電、100立方米水、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時可節約大量的環境治理費用!贬槍@一組誘人的數字,紙業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利用廢紙造紙的熱潮。然而,由于一方面利用進口廢紙造紙的產能急劇增長,而且廢紙進口零關稅又推波助瀾,另一方面國內廢紙回收在低水平徘徊,使國外廢紙在供應和價格上一有“風吹草動”就直接影響中國紙業相當多的企業的生產。為此,有關專家指出,改革廢紙收購經營方式,加大國內廢紙的回收利用已迫在眉睫。

  近幾年,由于利用廢紙作原料生產紙和紙板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使這一做法在全國各地迅速得到推廣。其中廣東、河南、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發展更為迅猛。

  浙江省造紙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起就調整原料結構,大力提倡與推廣廢紙造紙,取得成功,現在廢紙在全省造紙纖維原料中的比重超過76%,達到國外回收利用廢紙國家的先進水平。廣東省廢紙占造紙纖維原料的比重也已超過60%。

  我國廢紙利用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而快速增長。廢紙漿用量從1995年的760萬噸,上升到2000年的1230萬噸,占造紙漿總用量的41%,但遠遠落后于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國回收利用廢紙的潛力還相當大。

  一些大企業看準這一時機,調整原料結構、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其較大的產能對我國利用廢紙造紙形成了推波助瀾之勢。

  據福伊特中國代表處上海市場部的負責人陳秉召介紹,華泰集團2002年開始安裝的全套引進的20萬噸輕涂紙生產線中,就使用了福伊特生產的全球最好的、中大規模的廢紙脫墨生產線。記者了解到,該生產線的原料85%是進口的美國廢紙。來自芬蘭美卓北京代表處的信息也表明,吉紙、岳紙、山東博匯等大企業近兩年引進的芬蘭美卓生產的高檔設備產能也相當高,大多用的也是進口廢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從國外引進50多條廢紙處理生產線,其中包括未漂牛皮紙及瓦楞紙箱廢紙、廢舊報紙以及其他廢紙處理設備,最大的廢紙生產線日產能力達到500噸。

  目前企業引進高檔設備的工作仍在進行。記者從芬蘭美卓北京代表處了解到,最近,芬蘭美卓公司與浙江寧波寧興開發公司簽訂了一項關于供應整套紙板制造流水線合約。新生產線計劃于2004年第三季度開工。該流水線為世界上最大的紙板生產線,生產以再生纖維為原料的白色掛面,用廢紙制成紙板(W LC),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紙板2000噸以上。

  近年來,國內輕工機械廠和科研部門對廢紙處理設備的研究開發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研制的部分設備已接近國外先進水平,且價格合理,非常適合于中小企業使用,這無疑使中小企業增加新的產能成為可能。新的產能的增加無疑給本不充裕的國產廢紙市場增加了壓力,具有實力的大公司開始更多地考慮進口廢紙。

  記者從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協會中心了解到,近年來,由于外國廢紙的主要成分是木材纖維,質量好,利用價值高,可以改善產品質量,而越來越受到國內企業的青睞。1995年我國進口廢紙90.1萬噸,2001年達到642萬噸,而且進口量還在逐年增長。

  來自國家外經貿部的消息表明,作為我國廢紙進口的主要口岸之一的廣東口岸,2002年1月至10月進口廢紙持續增長,共進口171.4萬噸,比2001年同期增長8.1%。

  目前,因為我國的廢紙回收率還比較低,所以絕大部分廢紙從美國進口。美國廢紙出口量每年在750萬噸至800萬噸左右,2001年為955萬噸。而我國2001年的廢紙進口量為642萬噸,對美國廢紙的依賴性非常強。

  一些專家認為,在國內廢紙回收狀況不理想的狀況下,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得依靠進口美國廢紙。但是美國廢紙市場的需求變化和價格波動已給國內紙廠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依靠進口美國廢紙“過日子”肯定不是長久之計。面對這樣的現實,中國必須有新的對策,一是開發出新貨源國,二是依靠政策來提高我國的廢紙回收率。

  對此,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的有關人士說,去年,美國港口工人罷工,造成國際市場廢紙緊缺。此事件也秧及到我國以進口廢紙為主要原料的生產企業,國內許多造紙企業因缺少廢紙原料而被迫停產。

  為避免國內企業過多地受美國廢紙市場的影響,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一直在努力,廣開渠道,尋求除美國以外的廢紙來源國,并幫助企業從日本引進廢紙,但由此使日本本國廢紙供應緊張。由于日本國內廢紙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近來日本向我國出口廢紙呈減少趨勢。

  一些專家勸告企業不要過多地迷信進口廢紙。對于我國的廢紙而言,一直引起人們關注的是質量問題,因為過去紙張中草漿含量過多。但近年來國內不斷有新穎的大型紙機投產,這些紙機不少采用了高比例的進口紙漿原料,生產出的紙和紙板質量較高,國內廢紙的木漿含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協作中心有關人士認為,有的國產廢紙并不比國外同類品種差,比如說,國產新聞紙廢紙與進口的內在質量相差無幾,但有些品種的廢紙比進口的廢紙差一些。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種中纖維的多次使用和草漿使用較多,造成細小纖維多、化學物質含量高、強度降低,影響質量。

  記者采訪一些造紙廠,他們反映,最讓他們頭痛的事就是廢紙原料問題。近年來,國家雖然出臺了一些扶持廢紙回收的政策,但在政策效應的“遠水”不能解企業急于用廢紙的“近渴”的情況下,企業曾主動回收廢紙,但大多無功而返。

  據北京造紙七廠廠辦的一位負責人介紹,企業前幾年曾在北京搞了一些廢紙回收站,但因為運行成本過高和環節過于繁瑣而告終。

  北京平谷廢舊物資交易中心的市場管理人員講,在那里,廢紙是不愁賣的廢品之一。一位攤主說,他的攤位經營廢舊紙板、書本和報紙,生意很好做。主要顧客是遠在保定的造紙廠。

  其實這種現象在全國較普遍。我國廢紙收購經營分散,環節過多,分類不細,廢紙質次價高,影響回收和利用,大大地增加了企業成本。

  對此,中國輕工集團造紙二次纖維利用中心有關人士認為,在我國,廢紙回收的大戶是廢品回收點。它們壟斷著相當多的廢紙資源。在北京,一些商場和超市等單位的廢包裝箱、廢紙等都有固定的小販來收購,造紙廠不容易打進去。因為小販經營手法“靈活”。上海也如此,一些大的紙業公司曾投入人力物力專門收購廢紙,但無法與小販抗衡。

  為此,專家提出,改革廢紙收購經營方式,實行產業化經營已迫在眉睫。

  然而廢紙的回收利用現狀卻不容樂觀。因為在未來的2到3年,中國的紙板生產能力將增加200萬噸至300萬噸。這些增加的產能幾乎將完全以廢紙作為原料。進入21世紀,我國市場對紙品的消費需求,在數量上將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預計2015年我國紙品消費量將達到7500萬噸,到那時,廢紙需求量將達到2800萬噸,遠遠超過現在的1200萬噸。廢紙的需求量缺口很大,看來僅僅靠進口不是個辦法,必須在國內挖潛。

  由于國內紙張消費量迅速增長,使回收廢紙的大量增加成為可能,當前的問題是要加快建立起廢紙的回收系統;要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廢紙回收企業集團;要建設若干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廢紙回收集散基地和規范化的廢紙交易市場;要做好分類回收和分類處理,以保證廢紙資源的合理利用。(丁洋)


相關報道:
進口廢紙價格波動給企業增壓
德國向歐盟各國開放廢紙回收市場
廢紙單向回收中的碎玻璃問題
專家建議我國促進廢紙利用快速發展
日本累計去年廢紙消費量一千百余萬噸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