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長期以來一直是制約我國造紙業發展的瓶頸,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華泰集團總裁李建華對此深有體會。他對記者說:“華泰這些年能高速發展,正是得益于持之以恒地抓好環保工作。我們自建廠以來,一直把治理污染作為‘生命工程’來抓,先后投資了3.5億元。”
“紙業環保是一件關系子孫后代的大事。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子孫后代留下藍天、碧水、綠地,為他們留下一個賴以生存的良好環境!崩罱ㄈA說。
談起華泰治污,李建華如數家珍。
早在1987年,華泰就積極尋求解決造紙黑液污染的方法,在國內無成功技術可借鑒的情況下,他們與勝利油田、石油大學共同研究,將造紙黑液成功用于稠油障粘。
1997年8月,華泰堿回收項目順利投產,僅用7天就甩掉油槍,實現黑液自燃,開創了我國草漿堿回收成功投運的先例,被國家經貿委、國家環保局、國家科技部等5部委確定為“‘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并作為樣板廠向全國推廣。
目前,華泰集團正著手實施“雙高一優”清潔生產項目———節水和環保綜合治理工程,該項目已列入國家第三批國債貼息項目計劃,華泰力爭將其建成全國造紙行業節水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的樣板工程,創建國內造紙行業第一個環保生態工業園區,實現綠色生產。
李建華告訴記者,去年7月,朱□基總理視察東營時,對華泰林紙結合、建設生態紙業的做法給予了肯定,并進一步提出了投資100億元建設100萬噸紙漿廠以及配套500萬畝速生林的要求。目前,華泰集團已建立了3000畝育苗基地和20萬畝速生林基地,預計到2005年,華泰將把造紙的“第一車間”建到原料基地,完成原料結構調整,這將從根本降低污染。
李建華強調說,正是依托綠色生態紙業的發展思路,使原料結構調整的戰略成為現實,從而大大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到2005年,華泰將實現機制紙年產量150萬噸的目標,形成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紙業集團,并將華泰建成一個現代化的綠色生態工業園。(黃秦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