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和林業是聯系效應較強,且互為依存的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以造紙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龍頭,實施林紙結合和一體化發展,對于優化紙業和林業產業結構,提高兩業的經濟效益和國際競爭力,保護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實施林紙一體化的宏觀環境基本形成
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分析我國實施林紙一體化的環境,我們認為較寬松的宏觀環境已基本形成。國際上造紙工業原料結構發展仍以木材纖維為主,而提供木材纖維主要來源靠人工林,這種發展趨勢將直接影響我國造紙工業原料結構戰略性調整。在國內,國務院已批準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重點地區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規劃,漿紙林材基地建設已提到議事日程。國家有關部委陸續頒布了有關文件和政策,國家計委正在編制發展林紙一體化工程專項規劃,國家經貿委已將原料結構調整技改項目列入國債貼息和“雙高一優”技改計劃。這些舉措將有利于推進造紙工業原料結構的調整和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
2 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的基本條件
2.1 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項目布局應在有條件擴建或新建以木材為原料的制漿造紙企業的地區,如交通、能源、水資源條件具備的區域,同時又是靠近或適宜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區域。
2.2 要以造紙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為龍頭,首先依托現有技術管理水平較高、經濟效益較好的重點骨干造紙企業,根據造紙企業現有的生產能力和在建、擴建項目情況,配套建設造紙原料林基地(包括在國內異地和國外建設林業基地)。
2.3 要實現紙業和林業在體制和運行機制上的重大突破,建立資本構成多元化的多種形式的林紙一體化商品經濟型共同體,并明確林紙結合的企業法人主體。
2.4 實施開放型林紙一體化工程,耍打破行業壟斷界限,弱化部門管理,擴大對外開放,充分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積極引進外資參與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
2.5 要充分體現規模經濟原則,以大中型骨干造紙企業、企業集團及新建林紙一體化工程項目為依托,結合速生豐產林經營區域的具體條件,實施規;I化集約經營。
2.6 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要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的原則,不搞齊頭并進!笆濉逼陂g,應根據造紙工業的發展需要,選擇造紙與造林均有較好基礎、前期工作深入的項目先行啟動,其它項目待條件具備后逐步啟動。
2.7 要利用市場機制,大力推進木漿造紙企業的兼并重組,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本效率,減少和規避投資風險,提高項目競爭能力。
2.8 要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利用高新、實用技術改進傳統造紙工業,提升造紙工業的技術結構;同時對造紙原料林基地實行科學營林和管理,提高產出率。
2.9 對于水資源、水環境條件相對不足的區域,應以區域環境容量資源和水資源為基礎進行生產力布局的調整,結合該地區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給水總量控制,在有條件的局部地區可適當發展林紙一體化工程。
3 建議
3.1 建議對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制定實施細則,落實《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規劃》,積極推動林紙——體化項目有實質性進展。
3.2 營造現代化工業人工林和制漿造紙工業均屬于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在加速集團化延伸產業鏈條的發展過程中,資金需要量很大,為鼓勵、支持企業建設林紙一體化項目,調動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向,建議國家從預算內財政專項投資或國債中每年撥付10億元資金,以貼息和資本金注入方式專項支持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其中漿紙項目建設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林基地項目給予補助資金。
3.3 建議國家制定符合原料基地建設的信貸政策,提供優惠貸款條件,放寬貸款期限和擔保條件。
—是根據南北方林木生長周期不同,建議貸款期限為10—20年,寬限期為5—10年;二是推行林業資源抵押貸款的擔保方式,允許集體、個人用擁有所有權的林地資源使用權、林木資產和固定資產作抵押;三是充分利用有實力的政府擔保機構提供擔保,四是嘗試采用中小企業或林農聯合擔保方式。
3.4 建議國家對林紙一體化大公司、大集團適當放寬條件,鼓勵上市,為其創造在國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能力。
3.5 建議制定鼓勵外商及國際金融組織投資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的優惠政策,引導國際資本投資林紙業。
3.6建議制定鼓勵社會資金投資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的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林紙業。
3.7 木材價格是否合理,直接關系漿紙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及發展木漿造紙的可行性。針對我國現實情況,借鑒國外經驗,建議對造紙原料林基地實行輕稅賦、低稅率的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費,創造漿紙木材價格調整的空間,使目前高價格的漿紙材降低至與國際價格接軌。具體建議:a.育林基金(12%)由企業自提自用;b.將維簡費(8%)留給企業;c.不收森林資源補償費(3%~5%;d.力口快稅費改革,降低農業特產稅(降低為8.64%)等等。
3.8 速生林必須集約經營,需切實落實造林地。建議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對林農結合相關政策的實行積極給予支持。
3.9建議建立規范的林木、林地評估機制的制定林木、林地流轉政策及操作辦法,以利解決貸款抵押和限林木資產變現問題。
3.10按“分類經營”原則改革資源管理政策。對采伐指標限額管理問題,建議在國家林業局(2002)191號《關于調整人工用材林采伐管理政策的通知》文件頒發的基礎上,補充、完善有關改造現有林地的相關采伐管理政策。
3.11 建議理順和規范原料林基地和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管理程序。
3.12 建議創新經營體制與運行體制。
發展漿紙用材林原料基地和實施林紙一體化建設項目,必須機制創新,堅持建立公有、集體、民營和股份合作、外商合資等林紙經濟并存的多元化經營體制結構和按市場經濟運作的運行機制,推動原料基地規模經營和紙漿業規模生產。
3.13 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建議國家和企業加大科技研究與開發的投入,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創新能力。
總之,實現造紙工業原料結構戰略調整,實施林紙一體化工程,發展我國木漿造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產業工程,尚有很多問題要研究解決,需要政策支持、科技支撐、資金扶持,需要引入社會機制,改革和調整一切與發展不適應的理念、工作方式及生產關系,需要突出重點原料、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選擇好建設主體,投資承貸主體和服務主體,才能有利于實效性推進。
目前,我們面臨著歷史上最好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和市場機遇,只要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和規劃,抓住機遇,加快造紙工業原料結構調整以及相應的產品、規模、技術等方面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林紙一體化,造紙工業就一定能夠形成新的格局,加速步入現代化造紙工業的行列,立足于世界造紙之林。
(節選自在“中國林紙一體化投資與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