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最近指出,2002年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網絡六大出版行業和發行、印刷、光盤復制三大產業發展態勢很好。從新聞出版業的3l家集團2002年實現利潤、資產總額和銷售利潤看,均可列入我國500強。新聞出版總署繼去年出臺了20多項有關規章、辦法后,今年還將推出20多項新政策和新措施,為產業的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據了解,國家和有關部門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新聞出版這個行業盡快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中國已步入世界出版大國的行列,并正在向出版強國邁進。據初步統計,2002年全國共出版圖書178880種(其中新版書99959種,重版、重印書78921種),比2001年增長12%,全系統共實現銷售收入726.8億元、利潤4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和6.5%。
據悉,到目前為止,全國共組建集團55家。總署直屬單位集團化建設和脫鉤轉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目前全國已建成規模較大的連鎖經營總部17家,有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書城15座,各種形式的連鎖店2111個,大型物流配送中心8家,全國連鎖總部建設、門店的規范服務及物流配送建設日趨規范。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最近指出,2002年,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網絡六大出版行業和發行、印刷、光盤復制三大產業,發展態勢很好。出版物品種、數量、銷售額均有較大增加,出版物政治質量、編校質量和印裝質量有一定提高,市場興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比較好。
前不久,新聞出版總署將業內31家集團的2002年銷售收入、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實現利潤和從業人員等項指標,與《中國企業報告》公布的我國500強大企業進行對比研究,這些集團的經濟規模雖然還無法與一些特大型企業相比,但在經濟效益方面卻已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從實現利潤、資產總額和銷售利潤率看,31家集團均可列入500強;從銷售利潤率看,家庭期刊集團、北京出版集團、沈陽日報報業集團和廣
州日報報業集團都可排進500強的前十位,表明我國新聞出版業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總量正在發生質的飛躍。
我國的新聞出版業在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得以迅速發展,但制約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大做強的體制性弊端和結構性障礙依然存在。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石宗源明確表示,新聞出版是黨的宣傳思想陣地,是先進文化的基本載體,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必須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觀念,加快建立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產業體系。以此為出發點,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許多政策需要調整,許多規章需要修訂,許多觀念需要轉變。
新聞出版總署繼去年出臺了20多項有關規章、辦法后,今年還將推出20多項新政策和新措施,圍繞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對外開放、加強監管等重點,為產業的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這些新規章包括已經基本完成,即將推出的《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報紙出版管理規定》、《期刊出版管理規定》、《出版物進口管理備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重大管理規定。同時,新聞出版總署還將繼續清理、整頓行政審批制度,取消不必要的審批事項,下放審批權限。據了解,目前經國務院批準已經取消了5項有關審批事宜,還有4項正在報批取消過程之中。
為了更好地把握和促進產業的發展,新聞出版總署決定根據十六大精神和新的發展形勢,調整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的“十五”規劃,并將著手制訂新聞出版領域第一個產業發展規劃,制定整個產業10年發展的目標。而迎接進一步對外開放,開始與中外企業同場競爭,將成為我國新聞出版業2003年遇到的最大變化。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在最近舉行的“2003中國書業高峰論壇”上透露,包括外資投資報紙和期刊、分銷企業管理的《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即將出臺,這標志著中國出版業正式對外開放。據了解,《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將允許多種資本投資出版發行企業,為各種所有制提供平等的條件和機會。今年已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第2年,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協議,今年將開放重慶直轄市與所有的省會城市及寧波市,并允許外資對零售企業控股,但是加入5年內,超過30家分店的書報刊連鎖企業不允許外資控股。
柳斌杰表示,今年將出臺政策性文件20多份,研究支持出版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價格政策,包括現在普遍討論的“高定價,低折扣”現象等;同時,對出版事業單位逐步實行經營許可證制度,從業人員的管理不再實行單位所有制,而是實行新聞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制度。
據悉,即將出臺的《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內容包括市場準入平等、加大市場監管方度和處罰力度、明確審批程序、嚴格審批時間;推動連鎖經營;對新華書店進行股份制改造;加強研究進一步推動非國有書店發展的政策;鼓勵、引導、支持成立大型的書報刊發行集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