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國內新聞紙市場分析及預測
2003-02-25 中包網
    在近日召開的紙報雙方合作發展論壇暨2003年新聞紙市場信息交流會上,有關專家就今年新聞紙市場狀況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當前新聞紙的市場狀況 

  一是紙業為了適應報業發展的需要,近幾年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的同時,對設備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使國產新聞紙質量正在或已經發生著跨躍式的提升,能夠滿足報紙印刷的需求;二是新聞紙產量明顯增加,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總體基本平衡;三是新聞紙價格趨于平穩,市場基本健康、有序、穩定。 

  近幾年來,我國紙業進入了跨躍式的發展時期,新上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型造紙設備,新聞紙質量已經接愛或達到發達國家新聞紙水平,目前新紙機產量已占國產新聞紙的一半以上,徹底改變了我國新聞紙整體質量不高的局面。更可喜的是,石硯紙業年產18萬噸的紙機今年10月投產;明年6月華泰又要投產1臺年產20萬噸的新設備;明年底,黑龍集團、岳陽紙業各有1臺18萬噸新設備投產;廣西勁達興紙業有限公司明年也有兩臺6萬噸紙機投產,隨著這些新紙機的相繼投產,優質新聞紙數量將占我國新聞紙市場的絕對主流地位,并大大促進很紙印刷質量的提高。 

  當前國內新聞紙市場仍是供大于求,總體基本平衡。據有關資料統計,今年國內大中型新聞紙企業排產約為201萬噸。小型紙廠排產約27.7萬噸,預計進口新聞紙15萬-16萬噸(1-9月已進口14.35萬噸),就是說,今年市場和供新聞紙242萬噸。據新聞出版總署對報紙發行量統計,2002年全國預計報紙的發行量為939億對開張,綜合考慮紙張克重的因素,全年用紙在190萬-195萬噸,這個數字比西安會議提出的175萬-185萬噸要樂觀些。今年新聞紙市場的供應量,理論上大于需求量的20%多,但由于多種因素,有的紙機開工不足,有的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另外,多數紙廠開了新紙機,停上老紙機,再加上進口的15萬噸紙還有些正在銷售,沒有到用戶手中,還有一些報紙不定期擴版等。綜合各種情況,今年新聞紙市場總體是供需基本平衡。 

  國產新聞紙價格趨于穩定,新聞紙的價格和其他商品一樣,由于供求關系的作用和影響,加上紙報雙方重合同、守信譽,自覺按市場規則辦事,注意維護市場秩序,使今年新聞紙市場價格趨于穩定,低于同類進口新聞紙價格,今年進口新聞紙數量不多,就足以證明,我國新聞紙市場更加健康、有序。

    今年新聞紙市場走勢

  業內人士分析推測,2003年國內新聞紙仍將是供大于求,總體基本平衡,對于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企業要予以關注。 

  今年國內新聞紙市場的大體情況是:大中型紙廠生產能力在247萬噸左右,小紙廠生產約45萬噸,預計進口仍將保持在15萬噸左右,即總供應量在307萬噸左右。再來看一下需求量,據新聞出版總署對報紙發行統計,2003年全國報紙總發行量在1051億對開張,綜合考慮紙張克重因素,全年用紙量在215萬-220萬噸,這個數字遠低于供應量。

  但是,從微觀方面看,仍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和關注。造紙離不開木漿,而目前我國紙業對進口木漿的依賴性比較大,今年國際水漿價格會不會繼續反彈,是個未知數,據悉,最近8、9號美廢價格又上漲了40-50美元,而國內新上的設備的主要原材料是美廢,美廢價格的上揚,使紙張成本增加,紙廠能承受到什么限度,能夠承受多久還有待于考證;還有,要綜合考慮美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作用和影響,尤其是對我國新聞紙市場的作用和影響;再者是我國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明年進口新聞紙關稅會有一定降低,新聞紙反傾銷法案也要到期,要充分考慮進口新聞紙價格變化對我國紙業的影響。 


相關報道:
美國新聞紙價格在提價前夕出現下降
Foex:美國新聞紙3月1日起宣布提價
供過于求-新聞紙的大問題
日本兩套新聞紙生產設備落戶廣西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