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集團,一個以造紙為主業的國家特大型企業,近年來,因綜合經濟效益連續6年名列全國同行業前列,樹立了全國草漿堿回收污染治理樣板工程,在全國造紙行業率先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而備受全國乃至世界造紙業的矚目。在剛剛過去的2002年里,他們再次以驚人的“華泰速度”迅速成長壯大,進而影響和帶動著中國紙業的發展,同時也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目光。
全力打造華泰品牌
2002年12月,國家經貿委委托中國科學院評估研究中心根據國家經貿委有關文件規定,對289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01年度工作情況進行了評價。經過評分,三家造紙企業被評為合格,華泰集團得分名列第一。
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準,“華泰”商標于2002年2月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國內造紙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品牌。此舉不僅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品牌形象,而且再次印證了華泰產品的競爭實力,為華泰集團更好地沖出國門、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成果層出不窮
華泰集團始終重視科技創新在公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科技成果層出不窮。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華泰技術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連續開發了1個新產品,2個省級重點項目,3個國家級重點項目;4個科技成果通過了有關專家的鑒定,先后分別得到了省或國家的重點支持。
2002年8月,華泰20萬噸輕涂紙項目經科技部批準確定為2002年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之一,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重點項目。據統計,該項目從廠房土建到具備設備安裝條件,前后僅用了100天的時間。此外,華泰30萬噸APMP漿林紙一體化工程順利通過了國家計委的現場評估論證,為華泰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穩健經營再創佳績
2002年3月,華泰新聞紙順利通過了2000版ISO9001認證;8月,華泰集團高級彩色膠印新聞紙被列入2002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直至2002年10月,華泰新聞紙機安全穩定運行一周年,開辟用戶近200家,生產十多種規格產品,一年來從未有過退貨或索賠事件發生。
據初步估算,華泰集團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約25億元,與2001年11億元相比,增加了一倍還多;產量與2001年相比也翻了一倍,遠遠超出了計劃指標。
此外,華泰集團抓住機遇積極與國外企業開展合作。2002年9月24日,德國福伊特造紙服務(中國)有限公司東營分公司奠基儀式在華泰工業園隆重舉行。這一造紙服務中心是華泰集團與福伊特公司深厚友誼的結晶,更為華泰集團今后的騰飛發展,特別是在設備維修、機械加工及技術服務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為華泰“十五”末實現100萬噸紙、30萬噸漿的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學管理志存高遠
無疑,華泰集團的優良業績來自于公司優質的管理。近期,華泰順利通過了由山東省經貿委、省企業聯合會組成的審核組的評審驗收,被確定為“山東省現場管理樣板企業”;在山東省經貿委以企業管理信息化為重點開展的“爭創管理創新優秀企業”活動中,華泰集團榮獲首批“山東省管理創新優秀企業”稱號;隨后,華泰集團還榮獲“第九屆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華泰集團總裁李建華曾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多項榮譽稱號。近期,經國務院審批,華泰集團總裁李建華被授予政府特殊津貼,并頒發了榮譽證書。此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李建華“2002年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梢灶A見,做為我國造紙企業中最優品牌,華泰集團的明天會更美好。(記者吳昀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