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包裝業“草船借箭”比拼國際
2003-02-09 中包網
    有關專家指出,亞洲包裝中心落戶我國,將帶來資金、先進的技術和新理念,提升我國包裝產業的整體水平,推動我國從包裝大國走向包裝強國。

  近日,世界包裝組織亞洲包裝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作出決定,選擇杭州作為亞洲包裝中心建設實施城市。為此,一個世界性的大項目將在錢塘江畔動工興建。 

  “亞包中心”是由世界包裝組織(WPO)授權在我國建設,并經國家經貿委批準實施的綜合性功能產業中心,包括總部和加工貿易區。杭州以其包裝產業基礎、區位環境、科技水平、優惠政策等優勢,在一批競爭對手中勝出。亞包中心花開杭州,將使包裝業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出口創匯的增長點和引進外資的“橋頭堡”。 

  更為誘人的是,2006年世界包裝大會、世界包裝組織標準技術委員會、亞洲包裝聯合會總部等重要會議和國際機構皆可能落戶杭州。據了解,杭州正緊鑼密鼓地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動員全社會力量,吸引國內外投資,把亞包中心打造成中國包裝業的“航空母艦”,發揮其對全國乃至亞洲包裝產業的帶動作用。 

  近日,有關專家指出,亞洲包裝中心落戶我國,將提升我國包裝產業的整體水平,推動我國從包裝大國走向包裝強國。 

  據悉,世界包裝組織還決定,2006年在我國舉行世界包裝大會。 

  中國包裝技術協會會長邱純甫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包裝產業發展戰略座談會上說,我國包裝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包裝工業產值已超過2300億元,我國正逐步成為包裝大國。我國包裝工業的迅速發展引起全球矚目,一些跨國包裝公司十分看好我國包裝市場,紛紛來華投資辦廠。 

  世界包裝組織負責人認為,亞洲包裝中心落戶中國,正逢其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這個中心的建設,對中國、亞洲以及世界包裝業的發展會有很大的推動和示范作用。 

  邱純甫指出,亞洲包裝中心在我國的建設,將推動我國包裝工業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逐步形成一個以包裝制造業為主,融制造、科教、文化、金融、貿易、信息和服務于一體的世界性包裝產業中心。同時,中心還可在建設中國綠色包裝工業體系方面發揮帶頭作用,成為全國實施清潔生產和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典范。 

  亞洲包裝中心的建設,已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推動。國家經貿委副主任歐新黔說,應充分認識建設亞洲包裝中心對促進我國包裝業發展的意義。有關方面要抓住機遇,用新的思路、新的辦法組織建設和運作這個中心,并運用它的功能,集聚國內外包裝企業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實現科工貿、產學研一體化,形成包裝產業的綜合產業基地和研發基地,引導國內外資金投入,培養包裝人才,開發先進技術,推動我國包裝工業再上新臺階。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包裝工業一直以高于18%的年均增長速度遞增,到2001年產值已達2376億元,在國民經濟40個行業中名列第15位。 

  據中國包裝技術協會提供的資料,我國包裝工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國際上通用的大部分包裝設備、包裝材料和包裝制品,我們都能夠生產。包裝工業已從一個分散的輔助行業,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偟膩砜矗覈诔蔀榘b大國。 

  據對縣以上包裝企業的不完全統計,我國包裝企業已發展到2萬多家,創造了300多萬個就業機會。在一些地方,包裝工業已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企業規模、設備水平和產品質量都接近國際水平。統計數字表明,杭州市共有規模以上的各類包裝企業400余家,實現工業總產值近100億元。在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公布的163家中國包裝龍頭企業中,杭州有11家,高居全國之首,在國家5個包裝基地中,杭州更是占據了三席。 

  江蘇也不示弱,從蘇州到南京的沿江經濟帶占了去年國家包裝產業總銷售額的1/6。其中江陰實現包裝產業營業性收入42億元,占江蘇省的1/10,密度最高。江蘇目前正在加快開發這個沿江經濟帶,而江陰正處于這一經濟帶的中心位置。 

  中山市現有各類包裝印刷企業580家,其中包括法國西博爾塑料包裝、新加坡安姆科軟包裝、SAP塑料包裝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包裝印刷企業。中山市2001年包裝印刷工業產值達152億元,2002年實現產值80億元。 

  目前,還有一大批包括印刷項目正在籌建和洽談中,占地2800畝的二期包裝印刷工業園也正在加緊建設,近期內可全部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還將開辟5000畝拓展區。 

  據悉,近年來,國外大型包裝企業紛紛進入我國市場。如瑞典的利樂公司、美國的國際紙業、澳大利亞的ACI公司、法國的圣戈班公司、日本的聯合紙業等,都在中國投資辦廠,這加快了我國包裝工業與國際包裝業接軌的步伐。 

  雖然我國是包裝大國,但離包裝強國還有很大距離。突出的問題是:我國包裝企業大都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主要高技術含量的包裝設備和原輔材料嚴重依賴進口;包裝制品成本較高;包裝管理和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包裝生產的宏觀管理亟待加強等。  


相關報道:
包裝業面臨著第二次發展機遇
走產學研聯合發展道路 包裝業三舉措接軌國際
武漢包裝業產值今年將達110億元
西部開發 包裝業任重道遠
我國包裝業須樹立十種意識又快又穩健康發展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