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投資達到6億元人民幣,打造以中國印刷總公司、北京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國有印刷團隊;逐步形成南面建立以亦莊經濟開發區為核心的大興區、東面建立通州區、北面建立順義區三個印刷基地,形成北京印刷企業集中度較高的外環,以及朝陽區、海淀區印刷企業集中的內環等兩個環形印刷地帶。其中順義區印刷園占地1000畝地,已有一些企業意向遷入,其中南京愛德已購置了200畝土地,準備建廠。
二是推進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增強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推動企業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提高技術、裝備、工藝等方面的水平。執行好國家第二批印刷設備淘汰產品目錄有關要求。
三是成立北京印刷質量評審專家組,定期對我市印刷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抽檢,并在專家評審的基礎上積極申報署優產品,樹立北京市印刷業的良好形象。
四是進一步提高我市印刷企業的印刷質量,舉辦京港出版物質量互評活動、北京印刷器械展、北京出版物質量評審活動,不斷提升北京印刷業影響力。
五是作好年檢工作并指導北京印刷協會換屆改選。
十六大的勝利召開,為我國印刷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而印刷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印刷業在包裝裝潢、商業印刷等方面為金融、保險、電信、教育服務業等社會各個領域服務。所以,印刷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擔負著為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職責。北京市將高度重視印刷業的發展,同時呼吁有關部門對中小型印刷企業給予一定的無息或低息貸款資金扶持,使他們能夠引進高新技術設備和先進適用技術,完成對傳統加工業的技術改造,達到升級換代要求,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使印刷業發展成為北京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最終成為北京市的支柱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