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工業是資金、技術、能源較密集的基礎原材料工業,F代造紙工業主要分制漿和造紙兩大部分,制漿是造紙的原料工業,其中纖維原料是造紙紙漿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國際造紙業的發展看,林紙經營一體化和超大規模生產是現代制漿造紙工業的基本特征,也是當今世界造紙工業發展的總趨勢。
原料之爭
紙產品的競爭實質上是原材料的競爭。世界紙業強國90%以上采用木漿原料,產品質量和檔次較高,且林紙經營一體化相互協調互相促進。而中國紙漿生產總體上仍以非木纖維為主,產品質量和檔次較低。由于受資源的限制,目前木漿的比重僅占到20%左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進口木漿,國產木漿占紙漿總量的不足10%。
。玻埃埃蹦辏吃聡矣嬑斦亢蛧伊謽I局《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經國務院批準下達實施,加快造紙林基地建設,實現林紙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標志著中國造紙工業進入了以原材料結構調整為核心,促進造紙工業結構全面調整與升級的新階段。
紙業公司建設造紙原料基地項目,進行前向產業鏈的整合,解決中國造紙業目前普遍存在的造紙原料的瓶頸制約,將保障紙業公司造紙原料資源的穩定,為制漿造紙的規;a打下堅實基礎。
造紙工業的投資60%以上是設備投資。目前中國噸紙產能的總投資近億元,進入門檻較高,故擴大規模是降低成本增強競爭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近10年來,世界造紙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新建紙漿廠的規模已超過50萬噸。
據國外統計,紙廠產能在35萬噸以上其效益將逐漸顯現,而2001年中國產能10萬噸以上的造紙企業僅35家左右,約占總生產能力的20%,生產集中度不高。
市場機遇
。玻埃埃蹦曛袊还采a了3200萬噸紙及紙板,在世界排名第三(前兩位分別是美國和日本)。但中國紙品的年人均消費量僅29公斤左右,只及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56公斤的一半。而發達國家的年人均紙品消費已超過200公斤。根據中國造紙協會預測,至2005年,中國紙及紙板的消費總量將達5000萬噸,年均增長率在6%以上,屆時年人均消費達38公斤左右。
目前,中國的紙及紙板產品只有600多種,是發達國家可生產紙種的一半,而且中國紙產品的技術含量較低,其中低檔產品占60%,中檔和高檔產品各占20%左右。隨著相關行業技術進步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中國紙業結構性的供求矛盾突出,產品品種、質量、檔次難以滿足紙業市場需求增長和品種多樣化的要求。
受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集團化、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和國際分工發展迅速等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世界造紙工業國際化的格局目前已基本形成。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紙業市場潛力巨大的優勢將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和技術向中國轉移,勢必給中國造紙工業提供發展機遇。
但由于中國造紙產業的基礎總體比較脆弱,競爭力差,因此入世后紙品關稅的逐步消減將使進口紙品增加,對中國紙業市場和缺乏競爭力的生產企業將造成較大沖擊。中國加入WTO以后,紙產品的關稅總水平將從目前的15%-20%下降到2005年的5%-7%。
當前,中國造紙行業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產品結構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其中木漿比重低、原料結構不合理是造成企業規模偏小、技術產品落后的根本原因。
這需要中國的造紙行業遵循國際紙業林紙經營一體化的發展路線,建立造紙原料基地,構建紙業完整的產業鏈,并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加入WTO使我國造紙行業產業結構調整進程進一步加快,其中行業內企業的橫向購并和行業外資本的介入將是今后一段時期的主要熱點。
投資機會
正在形成造紙優勢潛力的企業,其發展空間較大。目前我國造紙產業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木漿比重低,企業規模小,中高檔紙生產能力不足,此外還存在污染治理負擔重和建設資金不足兩個難點。
在行業競爭態勢上,朝陽行業紙消費量大于生產量,其中缺口部分主要為中高檔紙品,都依賴進口解決,在加入WTO 以后,中外紙業公司直接抗爭,市場競爭將異常激烈。競爭結局將日益明朗,造紙企業或發展壯大,或重組轉型。
造紙行業可能發展的熱點是,將形成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紙業大集團或大公司,如晨鳴紙業(000488) 等。文化紙方面,中高檔紙品市場競爭力較強,且發展空間較大。
可能發展方式是,構建紙業產業鏈,引進先進技術及造紙設備改造,跨地區重組和購并,逐步實現紙業規模經濟,造就成本低、紙品檔次高的集團企業。(王解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