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浙江甌海建設紙山文化民俗村 保護造紙業活化石
2002-12-19 浙江日報
  近日,經建筑專家多次考察調研,最終劃定甌海紙山的保護區面積為100平方公里,涉及甌海西片的澤雅、五鳳、北林、西岸4個鄉鎮,從而拉開了甌海興建紙山文化民俗村的序幕。 

  甌海澤雅境內自然資源豐富,風光秀麗,當地居民有著數百年的造紙傳統,鼎盛時滿山遍野都是紙,故又稱為“紙山”。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這里至今還完整地保存了許多明代的造紙工藝,被中國文保專家稱為中國造紙業的活化石,其中紙山內的四連碓于2001年6月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吸引了國內外許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近兩年來,溫州文物考古專家在紙山接連發現有關股份制起源的文物:去年10月,溫州文物考古專家在澤雅鎮塘澤村一古老造紙碓坊旁發現一塊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石碑,碑文上刻有潘子玉等7人合股建造一座碓坊,明確相互權責的字樣。今年6月,溫州文物考古專家又在澤雅鎮洋坑村驚喜地發現一塊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楷書摩巖題刻,上面記載著當時山民湊股興建碓坊及如何分擔費用等字樣,從而將溫州的股份制歷史又向前推進了65年。這無疑改寫了作為全國股份制發源地之一的溫州的股份制經濟發展史,成為溫州探秘游的黃金品牌之一。 

  為切實保護、開發利用好紙山,甌海在劃定保護區的基礎上,將于明年初在西岸鄉水碓坑村建設紙山文化民俗村,村內將完整保留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里面設有趣味造紙、紙山文化博覽館、股份制起源、農家樂等項目,整個工程投資400多萬元。(通訊員陳成虎 黃克榮 黃松光) 


相關報道:
寧夏銀川文化市場驚現蘇軍用漢字印刷的紙幣
最后的東巴造紙傳人延續納西族的古老文化
上海出現第一家“紙文化與信息傳播中心”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