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福建“林紙一體化”基地陷入僵局 融資困難外資兇猛
2002-12-16 中財網
  資金缺口偏大 項目進退兩難 外資虎視眈眈

  “我們希望國家開發銀行能盡快發放貸款!12月10日,福建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營林公司經理劉玉明在接受本報采訪坦陳:“公司林紙一體化項目資金缺口很大!

  在今年10月份配股申請未獲證監會批準后,國家開發銀行的貸款就成了青山紙業(600103)林紙一體化項目投資的惟一希望。在福建,還有一家上市公司福建南紙的林紙一體化項目也在焦急地等待國家開發銀行的貸款。

  所謂“林紙一體化”,就是造紙企業通過建立原料林基地,使原料林成為造紙業的“第一”車間。國際造紙業的這一成熟產業模式,近年來已得到國內企業的普遍認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啟動自己的林紙一體化項目。

  “融資是國內的林紙一體化項目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中國輕工投資企業投資發展協會理事長胡楠認為,“林業稅收過重也不容忽視!

  就在融資、稅收等問題拖住國內企業的林紙一體化后腿的時候,國外的紙業巨頭早已在林紙一體化項目上有所收獲,在對有限的原料林資源爭奪戰中,國內企業的境遇堪憂。

  大勢所趨

  劉玉明介紹,青山紙業從2000年就開始投資林紙一體化項目,目前已在福建泰寧、鳴溪、漳平三地建成了35萬畝原料林基地,目標是建成160萬畝原料林基地,保證70%的原料自給。

  青山紙業的木漿生產能力在國內首屈一指,劉認為,要維持行業地位,原料林是基礎,“我們希望原料林成為青山紙業的第一車間”。

  事實上,木材已嚴重制約著我國造紙業的發展。作為一個紙品消費大國,我國木漿造紙所占比重僅約為18%,其中國產木漿只占6%~7%,2000年我國造紙及紙品進口達66.41億美元,占全部林產品進口額的67%。

  根據行業部門規劃,到2005年我國造紙業中,木漿比例將提高到22%,預計“十五”期間造紙材耗用量年均增長23%。毫無疑問,原料林也成了造紙企業的生命線,林紙一體化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的認識到。

  “國家鼓勵發展林紙一體化項目。”國家林業局速生豐產林辦公室有關人士說。

  據這位人士介紹,國家林業局制定的速生豐產林工程,計劃在15年造林2億畝。造紙企業聞風而動,紛紛上報各自的林紙一體化項目,希望列入速生豐產林工程之中,“13個林紙一體化項目已經被列為首批實施計劃!鼻嗌郊垬I、福建南紙的項目都在其列。

  融資難題

  還沒來得及在林紙一體化項目美好的前景中陶醉,造紙企業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面對一個難題:林紙一體化項目所需的巨額資金從何而來?

  據劉玉明介紹,按照福建省林業設計院完成的青山紙業林紙一體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分析,要完成160萬畝的林紙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為6億元。林業專家介紹,豐產速生林要每畝投資在400元以上。目前各地上報的林紙一體化項目絕大多數造林面積在50萬畝以上,其投資規模都在2億元以上。

  林紙一體化項目不僅資金量大,而且投資周期也長。目前短周期闊葉材桉木、楊木速生豐產林的輪伐期為6年,而針葉材如松木的輪伐期為15年,而速生林要真正達到投入——培育——輪伐——更新再投入的可持續性發展,在長達10多年的兩個輪伐期內,必須保證投資。

  胡楠認為,“國內造紙企業普遍實力偏弱,僅靠自身積累無法完成林紙一體化項目的投資。”

  指望國家投資也不現實的。在上報速生豐產林工程規劃時,國家林業局提出的方案是,國家對這項工程直接投資144億元,銀行貼息貸款502億元,其余資金72億元由民間解決。但是,到國家計委批復時,對資金比例并沒有做出明確的安排:資金來源主要采取市場融資的方式,國家補助只占很小的比例,“估計不會超過10%!眹伊謽I局有關人士說。

  長達10多年的投資周期,讓林紙一體化項目無法在以中短期信貸為主的商業銀行中進行融資,希望也就寄托在國家開發銀行身上。

  國家開發銀行也已向一些大的林業項目提供貸款。廣西高豐林場2000年已獲得6000萬元的貸款用于一期建設,二期所需的1個多億也即將到位;永安林業也得到了它的1.6億元人民幣貸款,全部用于速豐林建設。

  國家開發銀行分析人士坦承,出于林紙一體化項目的貸款風險的考慮,“貸款擔保要求嚴格!

  今年9月,福建南紙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1.38億元貸款,國家開發銀行并不認可永安林業的第三方擔保資格,福建南紙被迫變更擔保方式,至今還未有結果。

  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開發銀行正在研究放寬擔保條件,“但幅度也不會太大!

  目前,國家開發行的林業貸款余額為25億元人民幣,僅占該行總貸款額的0.31%。

  稅賦過重

  稅賦過重是林紙一體化項目面臨的又一個困難。

  目前,我國木材稅費達20多項,占一次銷售價的50%以上。在福建省,林農的木材銷售收入中,有48%是國家和省里的12種稅費,28%是市、縣、鄉、村的各種收費和提留,扣除17%的采伐、運輸和銷售成本,真正兌現到林農手中的僅有6-8%。

  造紙企業把希望寄托在落實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去年2月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造紙工業原料林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文件上。這一文件有減征收購環節的農林特產稅(8.8%)、育林基金(12%)自提自用等規定。

  劉玉明說,青山紙業已有的三個原料林基地,當地政府在稅費上給予了一定的優惠,“但省里還沒有統一的規定出臺。”另一種觀點認為,作為林業大省,福建省為保證各級財政穩定,在林業稅費上的回旋空間并不大。

  外資兇猛

  今年9月,在國內企業還在為投資、稅收頭疼不已的時候,全球排名第二的造紙商——斯道拉恩索和排名第十的APP對廣西的林地資源展開了激烈競爭。

  “國內適宜于發展林紙一體化的宜林荒山資源有限,誰拿到了,誰就占有主動權。”中國造紙協會有關專家解釋說:“廣西、廣東、海南這些最有條件來開展大面積種植制漿所需要的闊葉林的地方,外資都已經進入了!痹谛碌耐馍掏顿Y行業指導目標中,造林和制漿都屬于鼓勵進入的行業。

  據廣東省林業局統計,近年來已有9家國際財團進軍廣東林業,全省林業利用外資項目96個,金額9.3億美元,營造速生豐產林330萬畝。APP先后落戶韶光、清遠等地與當地林業部門簽定投資合同,造林面積120萬畝,正申報投資12.8億美元在江門市建年產60萬噸木漿制紙企業。另一造紙巨頭——芬歐匯川集團則另辟蹊徑,將眼光轉向雷州半島。

  1995年APP就開始在中國造林,是國內林紙一體化的先行者。廣東之外,它在廣西已造林50萬畝,在海南造林70萬畝。明年,僅海南就將計劃造林60萬~100萬畝。即使在2001年上半年,APP總公司遭遇債務危機襲擊,它在中國的業務仍在繼續,它在廣西種下的林子,已經可以開始輪伐了。

  外資造紙商的來勢都不容小視,APP的目標是在中國形成一個有800萬畝林地,年產120萬噸木漿,造紙200萬噸的一個林紙一體化的產業鏈條,斯道拉恩索的計劃是動用16億美元在廣西建設一個大規模的制漿廠。

  國家林業局速生豐產林辦公室有關人士認為,外資加入林紙一體化項目有助于林業生產和生態綠化,但他同時承認,“從總體上看,外資紙廠的融資能力要比國內企業強得多,加上各地重視外資企業投資,在今后爭奪有限的造林資源時,國內企業處境不利!保ㄓ浾 王文)


相關報道:
廣西高峰林紙漿紙業“航母”啟航 即將發行股票
10家公司組建林漿紙集團 廣西林紙一體化航母啟航
國家開發銀行關注漿紙業 對林紙基地貸款態度謹慎
國際造紙業巨頭紛紛"林紙一體化" 短兵相接廣西
“林紙一體化”需解決非木材原料瓶頸
北京宏港萊打造環保產業 加速“林紙一體化”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