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銅版紙受制于臨時反傾銷措施,而國內紙類上市公司對此反應冷淡,只因銅版紙不是主打產品。
日前,外經貿部發布公告,決定開始對原產于韓國、日本和美國的進口銅版紙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國紙業類上市公司多以生產新聞紙和文化紙為公司主營業務,僅有晨鳴紙業(000488)一家公司大規模生產銅版紙,因此上市公司中也僅有該公司在反傾銷中直接受益。
為了進一步了解眾多上市公司放棄銅版紙市場的原因,記者采訪了晨鳴紙業、江西紙業(600053)、華泰股份(600308)幾家上市公司。
晨鳴紙業恰當時機大手筆投入
晨鳴紙業證券代表王偉告訴記者,銅版紙生產對資金和技術的需求要求比較高,而且在產能達到一定規模后,利潤回報率高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晨鳴紙業目前年產25萬噸銅版紙,公司為此投入資金超過了17億元人民幣。
而且,在今年9月以前,晨鳴紙業的銅版紙生產也是空白。但該公司面對外經貿部立案調查后、進口紙傾銷行為逐步減弱的形勢,終于決定新建國內最大的銅版紙生產線。
江西紙業生產流程存在差別
江西紙業證券辦公室錢主任則認為,外界對造紙業有一定誤解,事實上,造紙業的生產分工是比較細的,不同的品種對原材料、加工工藝、生產流程、專用設備都有不同的要求。
以銅版紙和新聞紙作比較,前者要求大部分原材料為化學紙漿(長纖維漿),而新聞紙的原材料可以包括化學紙漿、機械紙漿和廢紙漿;銅版紙對于設備表面的光潔度要求很高,而相應的新聞紙并無此項要求。
錢主任告訴記者,銅版紙目前在市場上售價較高,但成本也比較大,初步測算,每增加一萬噸銅版紙的產能,大概需要增加投資一個億,而每增加一萬噸新聞紙的產能大概只需要8000多萬。
錢主任同時承認,銅版紙需要引入設備的前期投入太多,也是江西紙業不愿生產的重要原因。
華泰股份根據需求調整產品
華泰股份也曾經以生產銅版紙為公司主營業務,但近一段時間以來,該公司改為主要生產新聞紙和文化紙,因此,對進口銅版紙采取的反傾銷措施對該公司影響微乎其微。
華泰股份證券部張先生表示,公司是考慮到自身的銷售網絡、穩定客戶群和技術設備優勢,才決定采取適合自己的競爭策略來調整產品結構的,資金投入的多少不是公司所關注的焦點。華泰股份在原來的銅版紙銷售中,受主客觀條件限制,產品利潤率較低,反倒是新聞紙的市場前景比較好。
目前,我國銅版紙市場需求旺盛,且國內企業產量較少,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生產廠家除晨鳴紙業外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廣州等地。國內產量的缺口主要是由韓國、日本和美國的進口產品填充。由于國外公司規模較大(一般在年產30萬噸以上),規模優勢明顯,成本相應較低,銷售價格自然也接近國內產品價格。再加上近兩年國外產品,在我國采取低價傾銷策略,因此競爭中優勢明顯,這也是我國企業提起反傾銷調查的根本原因。新聞紙目前供求基本平衡,但存在供大于求的趨勢,今年相對于前年,全國新聞紙總產能增加了30萬噸。(記者 張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