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山東省環境保護工作電視會議在濟南市召開。會議明確,為抓好水和大氣環境污染的治理,山東省政府決定在去年成功關停兩萬噸及以下造紙企業草漿生產線的基礎上,明年逐步關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萊陽市造紙廠等8家造紙企業的草漿生產線和鄒平碧云洞酒水有限公司等15家5000噸及以下的酒精生產線。
據悉,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這次關閉行動之后,山東省將不再采用行政手段對污染企業進行關閉,而是采用相對嚴格的地方排放標準引導企業主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山東省是經濟大省,結構性污染一直是困擾山東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有效解決山東省結構性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水和大氣質量,山東省政府決定明年逐步關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造紙企業草漿生產線和5000噸及以下的酒精生產線,目的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逐步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設備,提升工業整體素質,進一步改善山東省環境質量。同時,這也是積極調整經濟結構,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的必然選擇。
山東省政府確定,這次關閉工作于明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分兩批完成,按照“誰的企業誰負責”的原則,由企業所在縣、市具體組織實施草漿生產線的關閉。為支持這次結構調整,省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用于補助生產線拆除等費用。
山東省政府同時確定,今后一律不再新建麥草制漿生產線、酒精生產廠,現有保留的企業不得隨意擴大生產能力;到2005年,山東省的造紙企業草漿比例將由目前的95%削減到30%,增加高檔紙和紙板的比例,使產品結構更趨于合理,進一步提高造紙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