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紙業網記者 曉舟 曉荷報道) 11月26日下午,由金東、泉林、萬豪、江南等四家國內銅版紙企業在梅地亞中心聯合召開“銅版紙反傾銷新聞通氣會”。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各大媒體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本網受邀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四家企業的領導分別介紹了這次反傾銷案件的有關情況,并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提問。企業代表詳細耐心地回答了的問題,會后還和記者親切交流,充分顯示了各自的獨特風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APP的代表,在反傾銷的申訴過程當中,你覺得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和障礙在哪里?
APP中國總部總經理姚旭升先生: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拿到國外企業的發票和銷售數據。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國外銅版紙的價格在他們國內是多么的高,在我們國內是多么的低,這個現象可以說是到處都有,但是要拿到一個直接的證據是很困難的,以韓國為例,他們賣給企業的發票,怎么才能把這些拿到手呢,困難就在這里,這就是為什么問題很艱難很復雜。我們所受到的損害是很清楚的,經過大家的努力,經過律師的支持,努力收集證據,無論被訴的企業是怎樣的反對,我們會排除萬難,保證終裁的成功。
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繼續問到:在這次反傾銷的過程中,為什么國內的這四家企業能夠走在一起,是不是有共同的利益在里面?
APP中國總部總經理姚旭升先生:是的,我們這幾家是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的,中國的市場很大,我們都是中國紙業的一份子,沒有必要窩里斗。我們所受到的損失不是我們之間的競爭造成的,而是外國紙大幅度傾銷造成的后果,所以我們認為,國內企業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傾銷的問題,而不是我們自己之間的矛盾,所以就順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新華社記者:我想請問銅版紙立案前后銅版紙價格有什么變化,主要是進口紙的價格。45號公告公布之后,銅版紙價格又有什么變化?還有就是"現金保證金"具體怎么操作?
APP中國總部副總經理、金東紙業副總經理鄧德永先生:反傾銷初裁出來后,中國銅版紙的市場價會回暖。從今年銅版紙反傾銷立案以來,中國銅版紙市場秩序是越來越好,2000、2001年以來,由于大量國外銅版紙的傾銷,造成國內的銅版紙企業受到很大的損害,今天作出了初裁,再過幾個月終裁結果出來后,中國銅版紙市場秩序和價格會維護的很好。
環中律師事務所韓偉罡律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規定,我們初裁認定傾銷存在,造成了國內銅版紙企業受到損害,存在因果關系,確有必要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根據國際慣例,臨時反傾銷措施有兩種:一個是臨時反傾銷稅,一個是現金保證金或者是其他的方式。我們國家也基本是這兩種,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采取了征收臨時保證金,這是臨時性海關關稅的一種形式,就是根據初裁的傾銷幅度╳報關的CIF價格或者是海關粗略報價,把這個價格存放在海關那里,直到終裁出來以后,根據終裁的稅率,多退少補,如果傾銷幅度低于終裁的稅率,就采取少補,如果高了,就要退還多收取的那一部分。
景華紙業網記者:您好,今天初裁結果已經出來了,令大家都很滿意,我想問的是我們這四家申訴企業能取得什么樣的直接利益,而沒有參加申訴的企業是不是也能得到相同的利益,它們之間是否有區別?另外,勝訴對中國銅版紙意味著什么,銅版紙價格會朝著什么樣的趨勢發展?初裁結果出來后肯定會引起一定的連鎖反應,對于消費群體來說,他們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變化,印刷品的價格會不會隨著浮動?
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先生:你的問題很大,隨著初裁結果出臺,大家只是得到一種利益,首先企業得到保護,終裁結果出來以后呢,又是采取了一種多退少補的方式,加收的稅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加收保證金之后,國外銅版紙價格會有所提高,從銅版紙價格上來看,會回到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這對國內銅版紙是一種保護,但這不是說,因為勝訴了而把價格瘋長上去。按市場需求,市場價格可能有變動,之前市場不也是變化著嗎?市場產量多了就和會降一些,少了就漲一些。
從我們國家現行法律來看,目前還不是誰申訴誰受益,而是國家對國家。我們采取了答卷的方式,提交答卷的國外企業會參考他提交的資料來進行裁定,未參加答卷的企業,我們國家就按照我們掌握的數據來進行綜合稅率的確定。對我們國內企業也是這樣,這四家企業代表了我們國家的銅版紙產業提起了訴訟,最后受益的我們銅版紙產業。
APP中國總部總經理姚旭升先生:就這個問題,我再補充幾句。這個初裁,并不是說國內企業要受益,而是說它原來是在一個極不正常的情況下,是不合理的,現在是把它糾正到一個合理的位置,企業不再受到損害,而不是說利益均攤。第二個,因為對這些國家增收保證金會會使得中國整個銅版紙市場供應量相對減少,按照經濟學的理論,會造成價格的回升,回到正常狀態。它會不會影響到下游企業,我們認為這對印刷業的長期發展是有好處的,因為盡管銅版紙價格會回升,這是一個短期的提高,從長遠來看,這能穩固國內造紙企業的地位,價格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相反,初裁沒有出臺,沒有裁決,中國的企業會被一個一個的擊破,一個一個的破產,這樣中國就沒有國產紙供應,外國紙業就會操縱中國銅版紙,使得價格高的嚇人,高到每噸11000-15000元人民幣,這將引起印刷業成本的提高,受害者又成了印刷業,成了消費者。反傾銷不但是保護了造紙業,而是保護了造紙業、印刷業等一個產業鏈。
人民日報記者:造紙協會作為我們國內的一個全國性的協會,在這次反傾銷過程中起到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再問一下在座的各位企業的代表,在初裁出臺之后,國內這些企業還會是競爭的關系,那么你們是如何應對的呢?
中國造紙協會秘書長趙偉先生:協會作為一個組織,對促進行業的發展,協會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中國造紙協會成立的時間不是很長,我們的前身是輕工局的造紙司,后來改為造紙總會。從我們行業來講,協會還是處在一個行業的服務和協調的位置,在這個案子當中,我們盡我們所能提供一些建議和服務,乃至以后的發展提一些建議和服務,真正做到政府和企業的一個橋梁,我們也在繼續努力。第二個問題,企業之間這種關系既是競爭又是伙伴,今后怎么走,我個人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事件的發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有些時候會形成你死我活的競爭。但總體來講,我認為,行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會向著一個合理的、符合需求的方向發展。
山東萬豪紙業集團代表:競爭是市場經濟下的一種現象,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我們國內的競爭是在一個有序的、規范的競爭,對國外的企業我們也是這樣,就這次反傾銷,我們并不是要把他們趕出去,而是希望和我們一塊發展,一起競爭,這樣才會共同進步,這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我們并不是害怕競爭,我們歡迎競爭,我們希望有序合理的競爭,在WTO公平原則下競爭。
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省芳先生:隨著關稅的逐年下降,我們面對的是整個世界,不僅要面對國內的競爭還要進行國外競爭。所以企業要早做準備,在我們今年的規劃里面,就有幾個產品是和國外進行競爭的。當然,企業的體制、管理以及各方面的成本都是要經受考驗的,所以這個競爭是必然存在的,國內的我們按國內的事情來辦,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國外的競爭,全球化的競爭。
經濟日報記者:我想問問金東的領導,你們的產品20-30%是出口到國外,我想了解一下咱們國家的銅版紙在國際上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以后我們國家的銅版紙也大量走向國外市場,也遭到國外的反傾銷調查,我們這四家企業是否還會坐在一起呢?謝謝。
APP中國總部副總經理、金東紙業副總經理鄧德永先生:金東紙業的年產量達到100多萬噸,在國際上,金東也是數一數二的銅版紙企業。金東97年建廠,99年投產,經過工廠員工的努力,金東的銅版紙可以說在國內是第一大銅版紙生產企業。隨著我們質量的提高和穩定,我們今年開拓了國外市場,主要有日本、美國、歐洲和中國香港,出口的比重每個月都在增加,有需要的話我們會增大出口比例。金東在美國品牌效應已經出來了,我們在美國和日本的銷售價格是比較高的,下一步目標是要達到當地的質量,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在座的四家企業的代表能一起走向國外,一起競爭。只有良性的競爭,我們才會更好的發展,立于不敗之地。謝謝。
三聯生活周刊記者: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各位企業的代表,通過這次反傾銷的申訴,你們有什么感受?這是個感性的問題,請你們談一下。
山東泉林紙業副總麻仲鋒先生:通過這次反傾銷的活動,使我們的企業鍛煉了隊伍,鍛煉了人才,對國際的游戲規則,特別是WTO法規的認識得到了加強,使國內的市場更加國際化,在高唐這個小地方也已經參與了國際競爭,感覺到我們的企業是在逐步的壯大,中國的企業在逐步的壯大。
國際商報記者:我想請各位評價一下外經貿部和國家經貿的工作。在這個事件前后,國家機關的辦事效率有什么明顯變化?
APP中國總部總經理姚旭升先生:通過這次反傾銷,我們感覺到政府的辦事效率大大的提高。第一,他們很專業化,對事件了解的深度非常高;第二,他們的辦事效率很高,時間很快,聽說他們加班加點地工作。第三,他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我們每個企業他們都去過,外經貿部和國家經貿委的領導住在企業,帶著專家去做認真的調查,不光為國內企業負責,而且為整個國際上的企業負責,為政府的名譽負責。反傾銷的裁決并不是說想保護誰就保護誰,它必須以事實為根據,所以他們在收集證據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作為APP的代表我們對政府的努力是深懷感激的。從去年12月份提交申請,到2月份立案,現在又有了初裁,時間是很快的,效率是很高的,對此我們表示感謝。 |
聲明:本文版權屬本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