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套袋是今年我市水果種植業重點推廣的一項技術,去年套袋數量還只有1.5億個,而今年一下子達到了5.3億個。那么,水果套袋后效益到底如何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旅順龍王塘街道龍王塘村民呂行忠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就開始對自己承包的130畝果園全部采用套袋技術,今年的蘋果產量達到70噸,按照市場價格,每公斤直徑在8厘米的蘋果可以賣到5元,而同樣大小沒有采用套袋技術的蘋果在市場上只能賣到3.6元。雖然他的蘋果價高,但因為果質好、農藥殘留量低,總是供不應求。在去年大連新瑪特商場開業舉辦優質水果展銷會期間,他選送的蘋果樣品被一搶而空。
瓦房店市是我市對水果進行套袋最早也是套袋最多的地區,今年總共套袋3.2億個,占了我市水果套袋總數近2/3的比例,其中蘋果套袋就達到2.8億個。駝山鄉綠色食品生產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水果套袋,既攔住害蟲的侵蝕,又可預防病害,套袋的蘋果上市后果形一致,無蟲斑,色澤鮮嫩,而且大部分達到了國家規定的無公害標準,價格要比露天果高30%左右。駝山鄉有“駝峰”這個綠色品牌,套袋技術的及時引進推廣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蘋果外,水果“套袋風”也刮到了葡萄、梨和櫻桃的生產過程中。在瓦房店,以李官鎮為中心的3000畝葡萄和500畝梨、以復州城為中心的500畝櫻桃今年也都套上了袋。
據了解,在生產中水果套的紙袋每個在0.03~0.15元之間,但生產出來的水果利潤也增長不少。如沒有套袋的散裝紅富士市場銷售價每500克在0.70~1.00元之間,而套袋后的散裝紅富士銷售價每500克卻達到了1.40~2.40元。為鼓勵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為水果套袋,瓦房店許屯鎮福龍果業公司在和農戶簽訂訂單時就向農戶保證套袋水果每500克收購價增加0.2~0.3元,大大提高了農戶對水果套袋的積極性。
市農發局有關人士粗略算了一筆賬,今年全市水果套袋數比去年增加3.8億個,此項技術可以為農戶增加收益近5000萬元。記者從市農發局了解到,明年全市的水果套袋數量將增加到10億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