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銀鴿公司造紙車間主任李相國利用平時積累的工作經驗,對造紙機進行了濕部真空系統改造,不但縮短了維修時間,提高了開機速度,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投入。他們進行的兩項小改小革一年就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13萬元。這是記者在銀鴿公司采訪職工小改革小發明時了解到的情況,而這只是該公司職工合理化建議中的一個普通的例子。
作為一家大型造紙企業,多年來,漯河銀鴿公司重視發揮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從去年開始,該公司推行了“成效自主管理法”,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鼓勵和支持職工搞技術革新和提合理化建議,大大促進了公司技術創新活動的蓬勃開展。
如今在銀鴿公司,人人為企業提一條好建議已蔚然成風。設備部職工王因芳用所學的知識及積累的經驗向公司提出了對造紙車間2640紙機汽頭進行改造的建議,這條建議被采納實施后,一次性為企業節約資金40萬元。環保分廠堿回收車間大膽調整了生產工藝,提高入爐有效堿、黑液入爐濃度及調整風量、風壓配比,有效地提高了堿爐運行效率,一年也為企業節約資金120萬元。
今年以來,銀鴿公司職工提出的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已達到了710項,為公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086萬元。公司從一個個“金點子”中獲益,走上了扭虧增盈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