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造紙行業的“分化”趨勢顯露 下半年增速可能放緩
2002-10-16 上海證券報
    三季度報告的披露剛拉開帷幕,造紙行業的"分化"趨勢便暴露了出來。面對造紙行業今年上半年所保持的良好的發展勢頭,人們希望及早搞清楚造紙行業下半年到底出現了哪些變化?

    對造紙行業的預測,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從需求看,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30種紙制品中有18種屬于供過于求;從供給看,今年是我國加入WTO第一年,隨著進口關稅的下調,上半年累計進口紙及紙板325.71萬噸,同比增長了23.6%以上。再以新聞紙為例,2001年以前國內的消費量與產量之間一直有10萬噸左右的缺口,而隨著黑龍股份18萬噸項目、華泰股份16萬噸項目等多個項目的陸續投產,新聞紙的實際生產能力已大大超過國內消費量。

    另外,我們注意到,受經濟衰退影響,2001年世界紙張需求量的增幅從4%下跌到1%;2002年上半年,由于市場持續疲軟,多家歐美大型造紙公司的利潤均下降30%左右。專家預計,2002年世界造紙業很難出現強勁反彈,產銷形勢仍十分嚴峻,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的造紙工業。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筆者認為我國造紙行業在2002年下半年增長速度可能放緩。

    造紙行業屬于規模經濟非常顯著的行業,衡量一家公司的標準就是生產能力。以我國為例,造紙行業前10名的公司利潤總額就占了全行業利潤總額的50%左右;再以新聞紙為例,從2002年中報看,5家以新聞紙為主導產品的公司中,只有福建南紙的凈利潤略有增長,而江西紙業等其它4家公司的凈利潤都下降了30%以上。

    2002年上半年,在行業利潤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造紙板塊上市公司的總體情況并不理想:16家造紙類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增長超過30%的只有華泰股份和晨鳴紙業2家,而凈利潤下跌幅度超過30%的卻有青山紙業等6家之多。筆者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造紙行業內大量真正有實力的公司并沒有上市,因此,上市公司和行業業績發生背離也就不足為奇。

    筆者認為,在造紙行業增長速度可能放緩的情況下,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行業內并未處于優勢地位的上市公司總體業績不容樂觀,而公司之間的分化也將進一步加劇。


相關報道:
南陽調整造紙行業結構
國家頒布造紙行業科技研究12項試制重點
造紙行業欣欣向榮 上市公司業績大幅下降
兩項新型造紙行業專用檢測設備研制成功
造紙行業兩極分化 山東雙雄再奏凱歌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