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遷安第一造紙責任有限公司自籌資金1500萬元,采用兩項居世界領先水平的環保技術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正式竣工,中段水處理能力可達3萬噸/日,這是目前我省造紙行業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公司董事長李斌說,斥巨資投入環保項目是為了贏得企業的明天。
遷安第一造紙責任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遷安第一造紙廠,原為遷安市屬國有企業,由于連年虧損以致破產,市政府決定拍賣。2001年,李斌以910萬元買下這個年產機制紙5萬噸、制漿能力達3.5萬噸的造紙廠。
由于生料造紙企業污染嚴重,我省逐年加大對生料造紙企業治理力度。1997年,省政府決定關停5000噸以下的生料造紙企業,2000年省政府決定關停1萬噸以下的生料造紙企業,而到2002年,這個界限已提高到2萬噸。“造紙企業惟一的選擇就是把環保做好!崩畋笤诶щy中看到機遇。
由于造紙黑液治理投資巨大,運行費用頗高,造紙企業搞幾個沉淀池、物化池等做表面文章的不在少數。但李斌認為,這決非造紙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在此之前,他曾投資300萬元改建造紙廠原有污水處理一期工程,雖然能夠使廢水處理達標,但因黑液處理能力與中段水處理能力不配套,黑液處理能力成了整個污水治理工程的瓶頸。
為使造紙黑液得到徹底處理,李斌最終選定兩項居世界領先水平的環保技術,但投資很大,幾乎是他收購企業資金的兩倍。李斌沒有猶豫,他暫停上馬所有新的造紙項目,籌集了15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在原物化系統上加了生化系統。工程投入運行后,中段水處理能力可達3萬噸/日,黑液處理能力達到700噸/日,造紙廢水能夠穩定達標排放。
斥巨資用于環保,是否是賠本的買賣?李斌為筆者算了一筆賬:過去,生產1噸紙的污水處理費用是300元,而二期工程投運后費用可降至170元,按年產紙5萬噸計算,僅運行費用每年就可節省650萬元,而且污水處理效果也比原來好。同時,由于許多造紙企業的關停,紙張市場前景明朗,噸紙價格比前兩年上漲10—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