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河北遷安第一造紙責任有限公司:“我用環保保明天”
2002-09-11 中國環境報
  日前,河北遷安第一造紙責任有限公司自籌資金1500萬元投建的污水處理廠正式竣工。一家私營造紙企業,投巨資建設污水處理廠,當記者問及原委時,董事長李斌說:“我要用環保保明天! 

  河北遷安第一造紙責任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遷安第一造紙廠,始建于1951年,原為縣屬國有企業,由于連年虧損以致破產,縣政府決定拍賣。2001年8月,李斌買下了這個年產機制紙5萬噸,制漿能力3.5萬噸的造紙廠,其總資產是2.3億元,而總負債卻達2.7億元之多。由于造紙企業特別是生料造紙企業污染嚴重,政府不得不逐年抽緊環保政策。就拿河北省來說,1997年省政府決定關停5000噸以下的生料造紙企業,2000年省政府再進一步決定關停1萬噸以下的生料造紙企業,而到2002年,這個界限已提高到2萬噸。李斌用他一貫的逆向思維,卻在困難中看到了難得的機遇。他認為,國家對造紙企業管得嚴了,造紙企業下馬的必然也多了,市場潛力無疑會隨之增大,要把握住這一機遇就要把環保做好。 

  由于黑液治理投資巨大,運行費用頗高,一些造紙企業搞幾個沉淀池、物化池做做表面文章,環保部門檢查時,污水處理設施就運轉一下,檢查一結束,污水處理設施隨之停運,過一天算一天。李斌認為,這種做法絕非企業發展的長遠之計。于是他親自出馬,到南方考察,赴山東,下濱州,走聊城,直至出國取經,最終選定了黑液處理專利技術氧化溝治理技術。該技術在國際上屬于領先水平,但投資非常大,幾乎是他收購企業資金的兩倍。面對這種情況,李斌沒有猶豫,他決計要為企業的明天拼死一搏,他把所有新的造紙項目暫停上馬,所有可用資金全部拿來,在投入300萬元改建造紙廠原有污水處理一期工程之后,又籌集了1500萬元,建設污水處理二期工程。 

  實施二期工程后,在原物化系統上加了生化系統,可以徹底解決一期工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黑液處理能力不夠、運行費用過高、纖維回收量過少等。工程投入運行后,中段水處理能力達到4萬噸/日,黑液處理能力達到700噸/日,造紙廢水穩定達標排放。 

  李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雖然一次性投資1500萬元,但用原來的污水處理方法,生產一噸紙的污水處理費用是300元,而二期工程投運后的費用是170元,按年產紙5萬噸計算,僅運行費用每年就可節省650萬元,而且污水處理效果也比原來要好。同時,由于許多造紙企業的關停,噸紙價格比前兩年上漲10~15%。


相關報道:
遷安多家造紙廠污染養殖場 一審判決賠償1366萬元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