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網絡時代印刷業的體制創新
2002-08-27
    本世紀是數字時代、網絡時代,從Drupa2000印刷技術、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結合與整合來看,世界印刷業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到來。

    一、數字化、信息化是印刷技術發展新趨勢

    由于印刷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產品又是圖文數字信息的組合,數字、圖文信息便于處理為通用數據文件格式,電子出版、多媒體記錄和輸出、遠程網絡傳輸與網絡出版和印刷。數字工作流程特別是在數字化城市更適合印刷業參加BtoC、BtoB的電子商務。

    由于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推進,在2010年電子媒體產品市場份額將從現在的20%上升到52%,而印刷媒體市場份額將從現在的80%下降到48%,這是印刷業實施網絡數字化、信息化和高新科學技術應用的主要因素。

    由于數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現對傳統印刷業的運作模式產生巨大的沖擊,印刷業要接受數字化、信息化浪潮,就需具備接受、加工處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和數字化信息的能力,用于多種媒體的加工能力,能生產書報刊、光盤,網頁和網上出版物等多種跨媒體產品。因此,必須在體制上創新作文章,才能保證企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

    二、體制創新是印刷企業發展的生機

    印刷技術的全數字化工作流程,通用數據文件模式、數據處理軟件的應用,電子出版技術和多媒體記錄輸出技術,遠程網絡數據傳輸(衛星傳輸)、網絡印刷技術等對印刷業的模擬生產模式,是一個全新的變革,數字化、網絡化給印刷業帶來新的經濟切入點。

    1.體制創新是企業競爭的源泉

    企業體制創新的目的就是使印刷產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或份額增加。要開拓、拓寬市場的新經濟競爭力,發展全球經濟,就要有戰略眼光,運用數字化和網絡化,生產電子出版物、網頁制作、多媒體產品。根據外部環境和預期的市場分析,制定企業戰略,從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問題上把握印刷股份制改革和發展方向,并牢牢把握體制創新在經濟管理運行機制中的巨大作用。

    2.體制創新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從全球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一國經濟中企業體制創新能力越強,則經濟創新和結構轉換的能力就越強,經濟增長越快,社會就進步。從我國體制創新比較成功的深圳、珠海、浦東和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等地來看,就證明了這點。從國際競爭力上看,美國經濟領先日本,主要原因是美國體制上的良好機制,新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脫穎而出,經濟增長,推動社會的進步?梢娖髽I體制創新中人力資本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 體制創新為印刷企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在數字化、網絡化和知識經濟年代,印刷企業要有勇于開拓、探索的的創新精神,管理決策者要不滿足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體制創新中,不斷的研究,探索客觀世界中還未被認識的本質和規律來指導獨創性的實踐,有了堅實基礎,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

    體制創新是企業家(知本家)把創新的“生產要素”引入企業的一切創新活動,這個過程中企業家是關鍵,它須駕驅企業全局能力的結合素質,具備思想道德素質、知識素質和現代經營管理素質,且是搞好現代企業、科技創新、體制創新之首要,同時企業家的創新精神、經營理念、自身形象、經營能力、用人之道等體現了企業文化。

    三、體制創新應加大人力資源的投資

    印刷業需要掌握傳統印刷和現代數字、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對這類人才更要具有人力資源的創新意識,才能保證體制創新的實現。

    1.人力資源是印刷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力資源是指體現在經濟活動中,可以被用來提供未來經濟效益和不斷增值能力的一種智力資源。從20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物質經濟到知識經濟的轉移,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網絡經濟突起的理論上分析闡明,一國經濟的發展,取決于一國人力資源存儲量的n的1+n次方。而且,企業文化是人力資源發展的精神動力。

    數字化、信息網絡化技術發展,從而使全球經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以知識創新為助推器的知識經濟,改變著經濟發達國家,帶動著發展中國家,推動著中小國家;我國的經濟細胞——企業也從中受益,從而轉變我國經濟發展的模擬模式,向智力經濟方向發展。在這個新的生產力系統中,其核心就是以知識、技術、信息、電子商務合成的人力資源,它成為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印刷業也不例外。加大人力資源投資,要看人才的價值有:一是初始價值,二是附加價值,而產生的綜合價值。同時,建立人力資源機制和人力資源儲備,特別是科技人才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制勝武器,同時,與科研院所一道組成人才、科研、生產、銷售的一體化人力資源培養模式的結構,是印刷業實施經濟跨越、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式。

    2、實施人才資源的激勵方式運作是體制創新的結果

    據了解,現印刷企業(國有、三資、民營)的激勵機制一般有以下三個方面:

    l.經濟激勵:主要是各種獎金、獎勵加薪、薪金(月薪、年薪)、各種補貼、物資發放、承包租賃所得、住房獎勵等方式。

    2.精神激勵:主要是授予榮譽稱號或先進、優秀表彰;職位、職稱的提升;學習和深造、外出開會、參觀考察等方式。

    3.股權激勵:主要是股票、期股、期權方式。

    股權激勵方式是指上市和股份制印刷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用特定的方式,使被激勵對象擁有一定數量的企業股權或購買一定數量企業股權的權利。

    四、印刷業的展望

    由于數字化、網絡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使信息化的電子產品成為未來主要的文字載體逐步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面對數字化、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和動力,對印刷業來說既是學習的機會,又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機遇。我們應采取以下措施:

    1.印刷行業在體制上繼續創新就要向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組建印刷、出版、發行一體化的印刷媒體集團;逐步由單一媒體(印刷)向多媒體廣播、電視、電影、音像、網絡結合的跨媒體集團發展。通過強強聯合,提高市場競爭力。

    2. 印刷業應抓數字化工藝流程的發展戰略。入世后印刷業面臨“三大”沖擊,一是高新技術數字化、網絡化沖擊;二是圖書的先鋒部隊“網上書店”的沖擊;三是高新技術產品用于印刷業的沖擊(個性化印刷、熱敏制版、PS版免沖洗等等)。計算機數字一體化管理的生產環境中,通過數字化工藝流程將管理、設計、印前、印中和印后等各生產流程通過網絡化連接到全數字的生產系統中。

    3.印刷企業應把數字化工藝流程作為發展戰略轉移工作來進行,由于印刷變越來越短版化,個性化、按需印刷越來越普遍,電子媒體(電子出版物、光盤、多媒體)產品將增加。除書刊印刷外,印刷廠要轉為數據處理公司和數字印刷公司,對多媒體制作、網頁制作、開展多元化經營。對“跨媒體出版”和“泛網絡出版”方向值得注意;向印刷媒體經濟增長點包裝、報業、雜志、廣告、商業票據、特種印刷等方面尋找市場。


相關報道:
我國印刷業的發展趨勢
臺灣印刷業投資大陸發生巨大變化
臺灣印刷業已經聞到景氣復蘇味道
我國出版物印刷業發展狀況及用紙情況分析
中國的民間資本大舉進軍包裝印刷業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