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蘇昆山幾成“印刷城” “昆山包裝”成為亮點 |
2002-08-27
資本周刊
|
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那句話,地處江南水鄉的江蘇昆山市在數年來的招商引資過程中,驀然回首不經意間"帶"出了一個印刷出版的新興特色產業。現在,當人們購買小到方便面、飲料、糖果,大到筆記本電腦和服裝等時,不知不覺早已觸摸到了"昆山包裝"。
和遠近聞名的當地小鎮周莊一樣,"昆山包裝"正向我們走來,成為時下產業"抱團扎堆"現象里的一個亮點。
印刷成了"全民產業"
雖說印刷出版業在昆山還輪不上稱作支柱產業,但已形成了相當可觀的規模。據最新統計,目前,昆山各類印刷出版企業的注冊資產總額近130億元,其中90%以上是外資,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多億元。
材料還顯示,昆山的印刷出版企業星羅棋布,幾成"全民產業"。目前登記在冊的各類印刷企業達527家,出版物經營單位227家,從業人員15670人。也就是說,差不多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家印刷出版企業,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靠印刷出版吃飯。
不僅如此,昆山的印刷出版業繼續呈現強勁的發展沖勢。日前江蘇省新批了37家印刷包裝企業,其中就有16家落戶昆山,占了將近一半。
無論其數量、質量、還是規模和效益,昆山的印刷出版業在全國都名列前茅。在行業發展的"倒逼"下,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8月1日昆山市專門成立了新聞出版局。業內人士說,縣(市)級成立新聞出版局,這在全國都是少有的。
五花八門做細做深
昆山市新聞出版(版權)局副局長金曉春對其主管下的印刷出版企業了如指掌。她對記者說,用大小企業并存、產品做細做深、五花八門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
在落戶昆山的印刷出版企業中,不乏行業龍頭老大。比如年銷售額20多億美元、在世界漿紙業名列前茅的APP集團,它在我國各地投資設立了13個造紙企業,這其中小小的昆山就占了兩個?偼顿Y額9800萬美元的金海包裝公司年產各類楞瓦楞紙板、紙箱9.6萬噸,業務覆蓋華東六省一市。同門兄弟亞龍紙制品公司則主要生產靜電復印紙、電腦報表紙、各類高檔薄本、手提袋等產品。據說它生產的傳真紙、復印紙,在上海占據了50%以上的份額。
再有,世界牛奶、果汁、飲料和許多其他產品包裝系統的大型供應商之一利樂公司,在中國只有兩個制造生產工廠,其中一個就選址昆山。
金曉春說,數量眾多的昆山中小印刷出版企業已呈現專業化發展的趨勢。飛彈化妝品公司專門生產各類化妝品瓶身、艾利公司專門生產不干膠、中富容器公司專門生產各類飲料的紙質杯,德芙巧克力以及達能餅干等食品的精美外包裝紙則出自加浦包裝材料公司。除此之外,林林總總的產品還有的方便面外包裝、銀行帳本、飛機票、服裝標簽、飛機上的嘔吐袋,等等。
優越的投資"水土"
如此眾多的印刷出版企業為何"扎堆抱團"小小的昆山?昆山到底有什么魅力?昆山當地的一位業內人士認為,是多種因素和優勢促成了"昆山包裝"的出現。
作為產業鏈發展的需要,昆山及周邊地區活力四射的經濟為印刷出版業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昆山目前已是國際資本高密度投入、投資產出高回報的地區之一。盡管周邊地區招商引資競爭激烈,但憑著"對外商從不說不"和"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昆山引資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至2001年底,全市已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2300多家,合同外資超過110億美元,實際到位外資超過50億美元。投資額超1000萬美元的有360多家,超億美元的有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在昆山投資23家企業,另有一批行業領先的國際知名企業、財團和跨國公司在昆山落戶。金曉春說,為此提供配套服務的相關包裝裝璜企業就有40多家。
在很大程度上,臺商是"昆山包裝"的設計師和制造者。據了解,昆山是臺商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利用臺資大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臺資占昆山引資額的半壁江山。昆山成為臺商投資和生活的樂土,許多臺商決意把根留在昆山。印刷包裝行業是臺灣商人傳統的拿手行當,于是出現了兩個90%:昆山的印刷出版企業90%是外資,而外資中的90%是臺資。
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也是"昆山包裝"出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昆山緊鄰國際大都市上海和蘇州工業園區,交通便捷,可以充分接受其輻射。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昆山印刷出版企業的業務遍及長江三角洲。當然,除此之外,便宜的地價和勞動力成本也為"昆山包裝"掙了不少分。
謀劃飛躍新動作
自發出現、蓬勃發展的印刷出版業已引起昆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金曉春說,市領導要求"做大做強新聞出版產業"。作為做大做強的重頭戲,就是在昆山出口加工區設立光存儲產業基地,并把昆山建成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模范地區。
據悉,總投資額1.5億美金、生產可記錄光盤的滬錸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立,并落戶昆山出口加工區。該項目由全球最大光盤制造公司、占全球光盤市場占有率達35%以上的臺灣錸德集團與昆山出口加工區投資開發公司共同投資,F在,耗資8000多萬美金的廠房已開始土建,在達到生產能力后,每月生產光盤6000萬片,在全球光盤的市場占有率可達10.5%,其產值比現在昆山印刷出版業的總和還要多。昆山人似乎看到了全球光盤制造業重要基地在向自己招手。(記者 莫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