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豐特紙(600235)于6月24日創出歷史新高后,始終保持震蕩向上的勢頭,昨天報收于歷史高位附近的23.55元,與去年的收盤價17.13元相比,漲幅已達到40.3%。
該公司于2000年6月15日上市,主營卷煙配套用紙和特種工業用紙的生產。公司首次發行5200萬股流通股,募集資金約3.19億元,基本都投入到3150高檔卷煙薄頁紙生產線及配套項目中。募股資金投入項目后,今年上半年為公司帶來了2054萬元的主營業務利潤,并使該公司經營形勢呈現出產品結構優化、市場顯著拓展的局面,機制紙的產銷量、銷售收入、出口創匯、實現利潤、回籠資金等方面,都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公司還存在著較好的后續利潤增長源。該公司擬與德國本科特合資的浙江本科特民豐水松紙業有限公司和浙江民豐本科特紙業有限公司,其民豐山打士描圖紙、彩色打印紙等項目也已經鋪開。
雖然公司基本面形勢良好,但進入該股的部分機構主力卻在出貨。2002年半年報反映,曾經在2001年6月30日持股數達86.9962萬股、此后在2001年末和2002年3月份分別增倉至200.0033萬股、300.0011萬股的浙江國投,到6月30日已經消失在十大股東名單之外。與此同時我們還看到,在今年首季季報里露面的浙江晨龍以及其他的個人前十大大股東,也都在減持股票。
更令人覺得奇怪的是,一只眾多大流通股東不約而同減持的股票,其價格卻一直堅挺,并且股東數量還在大幅減少:2002年中期的股東人數僅為7314戶,與2001年末的14882戶相比,半年內股東人數又減少了50%以上。從這一角度來看,該股的籌碼仍很集中。
流通股東及其持股變化的上述矛盾,讓我們頗感困惑。那么,會不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呢?即該股主力趁著6·24井噴行情,在當天和25日分別拉高到8-9%的漲幅但不封住漲停,成功地吸引了買盤跟進而完成出貨,隨后這批被轉手的籌碼也已經被鎖定。但是這只是一種推測,并且假如這種推理成立,按常理,該股在6·24井噴之前的籌碼集中度恐怕還會更高,股東數量只會比現在的7314戶更少。
不管怎樣,投資者面對該股都頗費思量:從基本面看,該股未來會保持高速發展,是一只值得投資的股票,它的強勁走勢也仿佛是一顆定心丸。但既然如此,主力機構為什么又要大撤退呢?更難以理解的是,主力機構撤退時甩出的籌碼都到了誰的手里?如果像上面推測的這樣,市場自發的在6月24日和25日高位接了主力的貨,那么,前期的良好籌碼鎖定性會延續嗎?
無論怎么看,民豐特紙的走強,都是一個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