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天宏紙業人工種植芨芨草作為造紙原料
2002-08-15 人民日報
    從石河子市出發,迎著落日一路西行,驅車40多公里,為的是看一種草,一種在北方干旱地區極常見的草———芨芨草。不過,這回要看的不是野生的芨芨草,而是人工種植的。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緣,過去曾是一個農場,后來由于嚴重的鹽堿化,種不成莊稼了,只好廢棄。如今,在這片不毛之地上,人工種植了兩萬多畝芨芨草?邕^田梗,來到草叢中,一叢叢的芨芨草已有沒人深。

    “這草長得真高!”記者不由得發出驚嘆!斑@還不算高,最高可以長到3米多呢!”陪同參觀的天宏紙業董事長李國民告訴記者。

    天宏紙業的前身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的八一造紙廠。過去造紙用的原料主要是蘆葦,隨著濕地的減少,蘆葦資源日漸枯竭。為了尋找新的替代原料,天宏紙業的科技人員開始不斷嘗試。他們先是試著人工種植蘆葦,但是蘆葦對水的條件要求很高,試驗失敗了。后來,他們又試種了速生毛白楊,這種楊樹也很嬌氣,栽在好地里才長得快長得好。

    “怎么辦?”他們想到了耐旱植物芨芨草。這種草耐干旱,耐鹽堿,只是還沒有人工種植的先例。于是他們就先在花盆里試種,長得只有頭發絲那么細,又移到大棚里試種,后來在大田里試種,再后來又在鹽堿地里、沙漠里試種。經過五六年的寒來暑往,終于試驗成功了,如今已推廣了2萬多畝。試驗發現,用芨芨草的稈做出的紙漿比進口的闊葉木的紙漿還要好。

    天宏紙業的黨委書記王玉柱說,“芨芨草的稈是造紙的好原料,它的葉子還是牛羊的好飼料!芨芨草不僅耐干旱耐鹽堿,還有改良土壤的功效。”果然,田梗上泛出來白花花的鹽堿,而長有芨芨草的地方,土地已呈現出黑褐色。監測表明,在鹽堿地中種植芨芨草兩三年后,地里的PH值和總鹽量會明顯降低,有機質含量會增高。

    最近,國家環?偩忠炎鞒雠鷱停庠谛陆幼邮薪ㄔO國家生態工業(造紙)示范園區。根據規劃,石河子市政府決定在全市推廣種植100萬畝芨芨草。五六年后將形成沿石河子墾區5公里寬、總計100萬畝的芨芨草帶,每畝芨芨草可產半噸稈,半噸葉,所產的50萬噸草稈可以生產23萬噸紙漿,相當于少砍伐100萬立方米的木材。而另外50萬噸芨芨草葉還可以養1萬頭肉牛、3萬頭奶牛和27萬只羊。


相關報道:
新疆石河子推出污水-芨芨草-治沙治堿-造紙良性循環新模式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