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采用國際標準成重點——二十一世紀標準化發展新趨勢
2002-08-01 消費日報
  為適應貿易全球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以及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伴隨著《貿易技術壁壘協定》的生效實施,W TO要求將國際標準作為各國技術法規和標準的基礎,同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提出鼓勵各成員國積極采用和實施ISO標準,以推動全球貿易的發展。因此,對國際標準的需求日益增長,與國際標準接軌、采用國際標準或者說推進標準的國際趨同,已成為當今世界銳不可擋的潮流,揭示了21世紀標準化發展的新趨勢。綜觀各國標準化的發展,標準的國際化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力爭奪國際標準的制定權

  標準是現代貿易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當今的國際經濟競爭中,標準已成為產品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競爭的焦點。誰掌握了標準的制定權,誰的技術就會成為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近年來,國際市場上高新技術產品標準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對未來產品、未來市場和國家經濟利益的競爭。因此,美、英、德、法、日等發達國家始終把國際標準化戰略放在本國標準化發展的重要位置,以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國際和區域標準化活動中,并通過承擔ISO、IEC的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工作,以便控制國際標準化的技術大權,進而爭奪國際標準和區域標準的制定權。據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在ISO的技術委員會(TC)和分技術委員會(SC)秘書處中,德國承擔了132個,美國承擔了131個,英國承擔了109個,法國承擔了85個,日本承擔了32個;在IEC的TC和SC秘書處中,美國承擔了31個,法國承擔了31個,德國和英國各承擔了25個,日本承擔了10個。我國自1978年加入ISO至今,所承擔的ISO、IEC的TC和SC秘書處僅有5個。在區域標準化中,比如,德國、法國和英國就在歐洲三大標準組織中分別占有28%、22%、21%的份額。據資料顯示,2000年德國標準學會(DIN)82%的工作量是花在制定國際標準和歐洲標準,只有18%用于制定國家標準。

  二、采用國際標準已成為各國標準化發展的戰略重點

  據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后,有關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和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加強了標準化發展戰略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標準化發展戰略,并將加大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力度和有效采用國際標準納入其中,列為戰略發展重點。比如,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在其擬定的21世紀頭10年標準化發展戰略中就明確提出,“要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形成歐洲統一地位”,并重申了與ISO、IEC簽訂合作協定的重要性。美國在其國家標準化戰略中也明確提出,要在幾個主要領域重點開展ISO、IEC的工作,同時,還要在所有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做出貢獻,努力制定出反映美國技術的國際標準。日本不僅擬訂了總的標準化發展戰略,還提出了27個專業領域的標準化發展戰略,這是世界其他各國都不曾有過的事情,作為日本標準化戰略的3個戰略重點之一,明確提出了“國際標準化活動戰略”,尤為值得關注。據悉,我國在最近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也提出了“加快采用國際標準步伐”的戰略措施,并強調指出: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政策,是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要加大采用國際標準化的力度,全面推進采用國際標準的工作。目前,國際標準(ISO、IEC)共有16745項,截止到2001年底,我國已將6300項ISO、IEC標準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轉化率僅為38%。計劃在“十五”的后4年中每年力爭轉化2000項,到“十五”末期將ISO、IEC標準轉化為我國國家標準的轉化率達到75%以上。

  三、歐洲標準與國際標準趨同

  隨著1992年12月31日歐洲統一大市場的建立,歐盟已完成了統一大市場運行所需的282項技術法規(指令)的制定工作,尤其是歐盟《新方法》決議給歐洲標準化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截止到2000年底,歐洲三大標準化機構(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歐洲電信學會)共制定了10520項歐洲標準(EN)和5200項標準草案。為了實現歐洲標準與國際標準趨同,1990年11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在瑞士盧加諾簽訂雙邊合作協議(IEC/CENELEC盧加諾協議),1991年6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在維也納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ISO/CEN維也納協議)。這兩個合作協議確立了國際標準優先的原則,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和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將盡量等同采用現有國際標準作為歐洲標準;對由ISO/IEC或CEN/CENELEC承擔的標準化項目,交由兩機構平行進行審查,標準草案通過后,即作為國際標準和歐洲標準同時發布實施。目前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根據IEC工作成果制定的歐洲標準約占標準總數的80%。

  四、中、東歐國家邁向歐洲標準

  蘇聯和東歐國家發生政治巨變后,原經互會成員國便開始向歐洲標準體系靠攏,并紛紛要求加入歐洲標準化組織,以盡快實現本國標準與歐洲標準(國際標準)的趨同一致。與此同時,歐洲標準化機構也出于歐盟東擴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促進措施。首先是吸引中、東歐國家參加歐洲標準化體系,將這些國家的標準化和技術立法工作與歐洲標準趨同接軌;其次是通過向中、東歐國家提供合作援助方式,促進中、東歐國家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的標準化體制,盡早實現標準趨同接軌。據悉,從1993年起,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土耳其、塞浦路斯、克羅地亞、馬耳他等14個中、東歐國家已成為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的觀察成員。捷克已于1997年正式成為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成員。

  五、俄羅斯及獨聯體實施“優先采用歐洲標準”的趨同策略

  1992年3月13日獨聯體12個成員國簽署了一項“關于標準化、計量與認證領域推行協調統一政策的協議”。該協議規定,保留前蘇聯國家標準并將其轉為獨聯體跨國標準,仍沿用TOCT標準代號;決定設立跨國標準化、計量與認證委員會(M TC),目前獨聯體除原有的2.5萬個TOCT標準外,又制定發布了3800多個跨國標準。

  由于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正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因此在實現標準趨同方面,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采取了積極引導由強制性標準向自愿性標準體系過渡,在此基礎上進而實現與國際/歐洲標準的趨同一致。其具體做法,一是考慮到采用水平較高的歐洲標準要比采用國際標準更加有利,于是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采取了“優先采用歐洲標準”實現與國際/歐洲標準趨同的策略;二是學習借鑒歐共體“新方法”指令(技術法規)的經驗,俄羅斯從2002年1月1日已正式出臺“聯邦技術法規”。據悉,目前俄羅斯共有國家標準21213項,俄羅斯國家標準與國際/歐洲標準的協調率已從1988年的20%提升至2000年的40%。而英國等歐盟國家的這一指標已高達70%?梢姸砹_斯及獨聯體在實現標準趨同方面仍有較大差距有待繼續努力。


相關報道:
新的《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9月1日實施
ISO發布印刷安全標準
加人WT0中國紙業必須采用2000版IS0 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心電圖紙》行業標準修訂工作已完成 上報待批
全國造紙標準化中心正制定《浮白硫酸鹽竹漿》標準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