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媒體一則題為《水生物的“生命禁區”———四川岷江遭遇黑色大浩劫》的新聞報道引起了國務院、國家環?偩郑∥、省政府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明確批示有關部門盡快組織調查,采取堅決行動,嚴肅查處!搬航奈廴締栴}已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了,要下決心逐個污染源進行治理,務必在2-3年里大見成效”。省委書記周永康對岷江污染作出了重要批示。于是,一場緊急開展的調查整治行動全面出擊。
接到有關領導關于岷江污染問題的重要批示后,為了摸清岷江中游的污染現狀,省環保部門抽調30余人組成三個調查組和一個現場違法案件調查處理組,分赴成都市、眉山市和樂山市,同當地市、區(縣)環保部門近兩百人共同對轄區內的污染源進行拉網式調查。
此次共調查210個建制鎮和410家工業企業,結果顯示:岷江流域中游,(成都市至樂山市區)年排污水6.52億噸,城市垃圾年排放量為8949萬噸。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為3.6億噸、工業污水排放量為2.9億噸。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放量分別占總排放量的55.21%和44.79%,說明該流域生活污染比較嚴重。在工業污水排放量中,造紙工業排放污水1.68億噸,占工業污水排放量的57.53%,表明該流域造紙工業對水體污染較重。從調查材料分析得知,成都市以生活污染為主,眉山市以造紙工業污染為主,樂山市以造紙工業和其它工業污染為主。
經過對岷江流域水體污染的現場調查后,發現一些值得重視的現象。
現象之一:工業結構性污染嚴重。在工業污水排放量中,造紙工業企業污水排放量占57.53%,其紙廠的平均規模只有1.28萬噸,一個紙廠污染一條河的情況較為普遍。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個別企業跟環保部門玩“貓捉老鼠”的游戲,你來檢查我就投藥運行,你走后我就直排,或者白天加藥運行,晚上偷排。
現象之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大、處理率低。岷江(成都市至樂山市段)每年排放的生活污水為3.6億噸,占污水排放總量的55.21%,除成都市有一個日處理40萬噸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外,其余污水全部排入岷江之中。目前沿江市、縣多數沒有無害化垃圾處理場,部分垃圾直接或間接倒入岷江,加重了岷江流域水污染。
現象之三:岷江上游來水量逐年減少,枯水期無環境用水。由于生態不斷惡化,成都市府河五十年代平均流量約為40立方米/秒,目前成都市府河、南河斷流時間長達3-5個月。都江堰灌區面積不斷擴大,由1954年的279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千多萬畝,灌區面積擴大了3.6倍,使農業用水大量增加。城市人口從解放初期的幾十萬人增加到600多萬人,城市生活用水大量增加。工業用水直線上升,2001年岷江流域的工業用水量達3億多噸。
針對上述情況,按照我省“一控雙達標”及防止污染反彈的有關規定,目前已立案查處30多家企業,處罰金額70余萬元,并對沿江30多家造紙、釀造(食品)等重點污染企業安裝了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為了整治岷江水污染,有關部門提出了對策。
對策之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嚴查環境違法行為,遏制污染反彈。對無治理設施不能達標排放的立即停產治理,對有設施不用而偷排的堅決從嚴查處。對無經濟效益,不符合產業政策,又根本無力治理的污染企業堅決關閉。
對策之二:加快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成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40萬噸/日)已開工建設,都江堰市污水處理廠(8萬噸/日)已完成土建工程進入設備安裝,年底可望投入運行。到2005年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60%以上;到2010年岷江沿岸縣以上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必須達到60%以上。
對策之三:建設紫坪鋪水庫,調節豐枯流量和枯水季節的環境用水。該工程位于都江堰上游,已于2000年開工建設。該水庫建成后,將在枯水期給成都市20立方米/秒的環境用水,改善岷江流域枯水期的水環境質量。
對策之四:抓好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堅決禁止砍伐岷江上游的水源涵養林。結合長防林的建設,抓好流域的退耕還林還草。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