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原物料漲幅高于臺幣升幅 臺灣造紙業面臨成本轉嫁壓力
2002-07-19 中時電子報
    新臺幣升值有利進口,且額外帶給進口業匯兌利益,但造紙業與大宗物資業仍同時面臨原物料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升高壓力。永豐余造紙公司17日指出,新臺幣升值可望減緩原料成本增加的壓力,正隆則表示,在進出口匯兌沖抵下沒有損失,但市場競爭激烈,原料漲價部份能否全部轉嫁給消費者、客戶還待觀察。而大宗物資業者雖出現匯兌利益,卻也同樣面臨原物料價格暴漲,末端市場削價競爭的雙重壓力,預估第二季的整體獲利恐仍不如去年同期。 

  十七日新臺幣兌美元再度勁揚一.○一角,收盤匯價為三二.九九九元,大宗物資業操作匯差的利潤可望提高,大成長城公司初估第二季匯兌利益可達三千萬元,中日國際公司平均也有二千萬元,但對于整體單季獲利挹注卻仍有限。 

  若從采購數量來看,上半年國內總采購量與去年相差不大,市場明顯供過于求,業者為求市占率陷入削價惡性競爭,更遑論欲透過調漲價格來反映成本。業者指出,新臺幣升值帶動的匯兌利益,只能減輕業者的經營負擔。 

  在造紙業方面,臺灣地區最大文化用紙廠永豐余造紙表示,該公司紙制品主要是以內銷市場為主,所需紙漿原料除向華紙購買外,其余都自海外進口,今年第二季漿價呈現飆漲,導致成本提高,但因市場競爭激烈,文化用紙僅反映部份成本。 

  臺灣最大工業用紙廠正隆公司則指出,該公司工業用紙所需原料廢紙每月進口量二萬公噸,而紙漿每月進口量也達一萬五千公噸,在新臺幣升值下,進口成本可降低,初估每月可節省新臺幣一千萬元;不過,為積極爭取外銷市場,每月也出口一萬五千公噸至二萬公噸工業用紙,由于是以美元計價,在新臺幣升值下,將產生匯兌損失,初估也在一千萬元左右,兩相沖抵之下,可謂沒有損失。


相關報道:
臺灣:紙漿漲聲不斷 紙類股后市股價可期
臺灣引進英國高解析紙箱噴印設備
亞洲紙業會議將邀大陸參加 臺灣造紙公會表示歡迎
臺灣:紙漿漲價 業者吁請加強廢紙資源回收
臺灣:原紙價格調漲 家用用紙暫不跟進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