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頻道 > 每日新聞 > 正文

新聞查詢


資金短缺已成為中國造紙業發展瓶頸
2002-06-28 中國經濟時報
    到2015年,我國造紙業還需要投資4900億元,平均每年約需320億元,但是目前年均投資額僅100多億元,資金短缺已成為發展瓶頸。中國造紙協會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資金密集型行業資金缺口巨大

    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樸芳告訴記者,我國附加值大、技術含量高的紙產品和木漿、廢紙等造紙原料大量依賴進口。在40多個輕工行業中,造紙業是第一進口大戶,每年用匯約60億美元。

    中國輕工國際工程設計院主任經濟師陳奇志說,2001年我國紙和紙板的生產量為3200萬噸,消費量為3683萬噸,人均消費量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預計到2015年我國人均消費量有望達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總量將在8000萬噸以上。從今年到2015年,我國紙和紙板需新增生產能力4300萬噸,新增紙漿生產能力430萬噸,共需投資4900億元。2001年全國造紙工業投資額為120億元,資金缺口巨大。

    陳奇志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國造紙業還存在低、小、散的缺陷,整體實力和單體實力都明顯不足。國內最大的企業依靠自身財力一般無法投資超過10億元的技改項目,形成的生產能力一般只有12-15萬噸,與國外50萬噸乃至70萬噸的大型生產項目相比,差距明顯。

    化解資金瓶頸需借多方之力

    曹樸芳認為,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要積極研究造紙行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努力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資本結構多樣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方向發展,調整造紙業的投資結構。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始終把造紙工業作為重點支持的基礎產業。1999年國家增發技改國債,造紙被確定為“六個半標志性目標”之一,依托現有生產能力在10萬噸以上的大型紙漿、造紙企業,采用先進造紙工藝、技術和設備,對落后工藝裝備進行技術改造,并重點支持了新聞紙、高檔文化用紙和高檔包裝紙板三大關鍵紙種。造紙業國債技改項目已經實施了21項,總投資140億元,其中貸款82億元。

    外資也將成為重要的投資來源。今年4月1日起我國施行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把化學木漿、原料林基地建設和部分高檔紙及紙板生產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目錄后,已有外商向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提出投資申請或意向,其中要求獨資生產高檔紙品的項目就有十余個,生產規模都在30萬噸以上。

    國內民間資金的力量不可忽視。統計顯示,到今年5月末,我國民間儲蓄已突破8萬億元。專家估計實際的民間金融資本存量超過10萬億元,但大部分民間金融資本并沒有進入投資領域。國家計委產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費洪平說,民間資本需要尋求投資機會,造紙工業需要大量資金,如果能夠將兩者有機結合,對于發展我國造紙工業是很有意義的。他認為啟動民間資本的關鍵還在于改善投資環境,讓“錢能夠賺錢”。

    切忌走低水平重復道路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范劍平指出,近年來國家為解決小造紙嚴重污染環境的問題,花大力氣淘汰了一批落后小企業,從今年7月1日開始施行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三批)進一步明確,到2004年必須淘汰所有年生產能力小于1萬噸的化學制漿造紙生產裝置。所以,在擴大造紙業投資的過程中,切忌走回頭路,搞“大、中、小并舉”,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布的《2002年輕工業主要行業結構調整的具體建議》提醒造紙工業投資者:要大力發展市場短缺和急需的膠印新聞紙、膠印書刊紙、高檔辦公用紙、涂布紙、牛皮紙、牛皮箱板紙和高強瓦楞原紙等產品。同時要限制質量低劣的黃板紙、箱板紙、瓦楞原紙、油氈原紙等產品的發展。在淘汰落后小企業的同時,鼓勵在林業狀況較好、有制漿造紙基礎的地區,組建林紙一體化的大型企業集團,發揮林紙結合的優勢,有條件的企業也可到境外投資辦企業,發展開放型造紙企業。

相關報道:
面對關稅“保護” 我國造紙業遭遇尷尬
廢紙進口稅大幅提高 對造紙業影響巨大
我國進口廢紙70%自美 鋼鐵貿易戰震蕩造紙業
華泰將環保進行到底 做中國造紙業環保的先行者
臺灣造紙業搶攻塑料袋代替品商機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