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開發需實在而不是刮風
我們制造蜂窩設備,必須從國情出發,千萬不要被虛構的一些現象所迷惑。我國出口木質包裝受很多國家植物檢疫限制,這個風刮得很大,誰來替代木質包裝出口?唯有蜂窩。這時,蜂窩不得了啦!認為市場也不得了啦!制造蜂窩設備也要不得了啦?為了宣揚不得了,聲稱什么達到了九十年代國際同類水平,無非說明設備非常高檔,非常了不起,其實設備投資確實很大,蜂窩技術在國際上被封鎖情況下,中國人能自己設計制造蜂窩設備,確實不容易,不簡單。設備的技術水平究竟高到那里?國際蜂窩技術先進在那里?制造設備的并不了解,也說不清?而市場是無情的?設備怎么樣?要有市場檢驗。三四百萬、二三百萬的蜂窩設備:許多用戶看了。搖搖頭走,我在江蘇有一二十家用戶,我帶他們這里跑,那里看,結果都是“搖頭”用戶。
漸進式發展是可借鑒的
幾百萬上一條高檔瓦楞紙板生產線,年產值在3000萬以上,利潤按5%也有150萬。這同高檔蜂窩紙板生產線不可比。紙箱設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使用的單機,手工操作,到九十年代初,國家商檢對出口紙箱企業發放質量許可證,提出要用單面機,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進人瓦楞紙板生產線時期。紙箱機械走的是漸進式發展,非常成功。我不反對制造高檔蜂窩設備,也不反對洋設備。我主張蜂窩也要漸進式發展,走紙箱包裝的路,先發展小型中型設備,用小設備開發市場,在市場打開后再推廣高檔設備。 蜂窩設備爭議比較多的,橫向涂膠好還是縱向涂膠好?機械分段好還是連續式好?烘干裝置XX、XX怎么樣?這一切要看用戶實際使用而定。根據不同的設計確定上膠方法,紙芯同紙板分段式是現今國內外普遍采用,也比較命理。連續式具有先進性,但技術難度大,我國曾試過,結果是失敗告吹,F在還有人在試,可以試,試出來,價位高,推廣不了。
在蜂窩設備同市場戰略調整后。開發蜂窩產品是個關鍵。別的產品設備都有明顯的分工。一般設備供應用戶,由用戶加工產品。唯蜂窩產品特殊。許多企業上了蜂窩設備,生產紙芯,紙板工藝易于掌握,而加工諸如,托盤、襯板、紙箱、墻體等等產品。生產有困難,所以制造設備企業要同生產緊密結合共同開發產品。
后加工問題是市場開發的關鍵
加工蜂窩產品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技術。蜂窩同瓦楞是姊妹關系,相互的結合十分重要。我們應重點在
紙箱包裝行業發展蜂窩企業。蜂窩企業都要學習瓦楞技術,了解瓦楞設備,熟悉紙箱生產過程,這是一項基本功。我們認為:紙箱包裝已有100多年歷史,已十分成熟,非常高檔。瓦楞紙箱包裝是整個包裝的第一位,蜂窩包裝不可能替代瓦楞包裝,我們主張瓦楞蜂窩結合。同時我們提出蜂窩紙板可以加工蜂窩紙箱。國際上南非已研制成功,我們研制樣品也取得成功,現在研制批量生產蜂窩紙箱,只有批量生產,才能降低成本;好同瓦楞紙箱相媲美、解決機械化批量生產,應從紙箱設備去試驗和改進。蜂窩紙箱的研制和發展,意義重大,希望大家努力。
后加工設備跟不上,將嚴重影響蜂窩產品的開發,過去加工蜂窩產品,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我幾次去大連,看到加工托盤,靠的一把刀加白乳膠,加工招盤土坯,浸泡打臘防潮完事。這幾年制造設備的企業,開始注重研制后加工的設備,例如,景德鎮富祥公司研制了蜂窩紙板印刷、開槽釘箱的機器,江蘇蜂窩設備企業為用戶提供襯板打孔機。大家要不斷努力,使蜂窩紙板的后加工設備像瓦楞紙箱加工設備一樣,實現機械化配套,以保證蜂窩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由此得出結論。蜂窩市場問題不如說是設備問題。蜂窩設備問題不如說是產品開發問題。產品開發問題不如說是后加工問題。
過去蜂窩發展的思路是由上而下,F在的思路是下而上;過去是大而洋,現在是小而土。兩種思路放到實踐中去檢驗,放到市場用戶去檢驗,正確的答案就會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