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造紙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01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11家造紙企業中,三資企業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它們在前8位中占據了6個席位。年銷售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造紙企業中,三資企業數量僅占8.7%,但產品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分別達到30.3%、31.1%。
先期進入的外資企業在中國造紙行業確立了優勢地位的同時,國內的大型企業也在迅速崛起,走規;H化之路,正在成為中國制漿造紙企業新的發展趨勢。未雨綢繆,應對關稅下調
近年來,我國新聞紙消費保持了較大增幅。在國家政策強有力的支持下,中國吸引外資及技術建成投產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大型項目,如上海韓松潛力紙業12萬噸/年膠印新聞紙生產線;山東華泰集團16萬噸/年新聞紙生產線,目前準備再投資建設一條年生產20萬噸的生產線;2000年7月,福建南紙公司高速新聞彩印生產線建成投產,它標志著南紙已順利完成產品升級換代。目前該公司新聞紙年產能力為30萬噸,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20%。
在外資進行大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中國各造紙大省也制定了加快新聞紙發展的規劃。江蘇省將支持建設一批利用廢紙生產的彩色膠印新聞紙大型項目,計劃2005年、2010年、2020年的生產能力分別達到20萬噸、30萬噸、50萬噸。山東將發展以廢紙和商品漿為原料的產品,新聞紙向大批量、高檔化發展。四川“十五”期間擬組建20萬噸/年的集團化企業三個,40萬噸/年的集團化企業一個,并把高檔彩印新聞紙作為主要產品的方向之一。
今年中國取消了新聞紙原來的滑準稅,新關稅是12%,到2006年1月1日實行的最終關稅稅率為5%。相對于其他紙張產品,新聞紙的關稅減讓過渡期較長,明顯受到國家的保護。不僅如此,在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新聞紙也屬于被限制的外商投資項目。這就為中國高檔新聞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爭取到充裕的時間和空間。牛皮箱紙板國產化加速替代進口
由于生產包裝紙板的企業普遍看好附加值高且需求量大的牛皮箱紙板項目,目前中國這一產品產量的增長已大大超過消費量的增長,供需矛盾迅速減緩之勢明顯,而越來越多的國產皮箱紙板正加速替代同類進口產品。
據統計,2001年牛皮箱紙板的供求缺口由上年的111萬噸下降為86萬噸。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大批三資企業的進入和中國外貿出口的不斷增長,國內紙箱包裝業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預計2005年牛皮箱紙板的年消費量將達到420萬噸。
正是看好這一市場,中國各造紙大省都在積極支持牛皮箱紙板的發展。2001年山東省牛皮箱板紙的生產能力已達47萬噸;江蘇省規劃支持建設一批以廢紙為原料的箱板紙大型項目,使其生產能力在2005年、2010年分別提高到40萬噸和60萬噸。浙江一方面限制和禁止部分低檔箱紙板的生產,同時鼓勵發展低定量、高強度牛皮箱紙板,并給予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福建,青山紙業高強牛皮箱紙板項目均被列入財政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家重點技改項目計劃,青紙投資5億元興建的年產15萬噸的高強牛皮卡紙和高強牛皮箱板紙項目也已順利投產。青紙投資控股組建的福建泰寧青杉林場,預計“十五”期間將建成160萬畝(10.7萬公頃)原料林基地,此舉使其成為中國首家控股經營林業的造紙企業。
今后受關稅減讓的影響,牛皮箱紙板的進口量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反彈,從而加劇國內相關企業的兼并重組,為外資進入創造更多途徑。今年本色牛皮卡紙的稅率由10%降為9.8%,減讓幅度有限,但到2004年1月1日實行的最終關稅稅率僅為2%。這將迫使國內企業要在較短時間內降低成本、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同時也會為實力雄厚的外資企業提供更多的“殼”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