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問題一直是造紙行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泉林紙業結合當年環保治理技術水平狀況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地方和外部環境優勢,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堅持污水綜合治理方案,在治理污染上取得重大進展。
泉林紙業對污水處理采取了分流而治的方法:
一、黑液綜合:
通過對生產過程中流出的黑液進行高濃度提取,再進行三個等級的特殊過濾處理,實現了黑液提取率達90%以上,完全符合國家環保污染治理的技術指標。還具有以下優點:(1)處理后的黑液可以作為肥料用于水產養殖業和農業灌溉;(2)用于治理設施的資金投資低,比同規模配套的堿回收設施節省投資達2/3以上;(3)不產生二次污染,實現黑液資源化;(4)治理設施運行費用低,公司將全部的設施運行費用運用到生物有機肥和化工原料兩種產品中并做到自產自銷,創造公司效益最大值。
二、中段水的治理:
通過對生產過程中難以溶解的中段水進行預處理后再經氧化塘進一步處理,排放口的水COD已能達到150mg/L以下,遠遠低于國家的排放標準,完全達到農業灌溉的目的,基本上已具備回用條件,這項技術成為公司污水處理中的一個強項,也是環保工作的核心。
三、白水回收:
公司投入巨資購進了先進的設備,通過合理的白水回收工藝,排水達到gh3544-92級標準,類似清水。每天回用白水10000立方,大大緩解了水資源緊張的現狀,減輕了環保系統的治污壓力。該項目榮獲“中國專利技術及新產品博覽會金獎”。
四、實現原料供給:
通過對原料結構的調整,采取兼并、租賃等措施,在已建設的三倍體毛白楊育苗、種植基地的基礎上,投資9000多萬元,籌建APMP漿項目,解除制約泉林紙業今后進行低成本擴張的“瓶頸”。
五、繼續開展木質素轉化為肥料的應用研究:
利用木漿中難以溶解的物質——木質素為營養元素的載體,成功研制出的木素肥,經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東省農科院土肥所多次化驗鑒定,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完全可用于三倍體毛白楊林業基地,一方面可消除木質素的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可改良林地土壤,節約大量化肥費用。最終實現木質素完全被利用,林業基地所用肥料完全自給。
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措施,泉林紙業的污染治理達到無污染排放,更好地實現了廢水資源化。為公司走在全國造紙行業的前列和參與國際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大自然營造一片碧水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