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紙業商情 資料柜 會員之窗 紙業機構 紙業論壇商情發布 政策法規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新聞頻道 >每日新聞> 正文

新聞查詢


紙箱包裝機械走勢明朗
2002-05-03 中國包裝在線
  紙箱包裝機械發展到今天,今后走勢明朗。 

  一、淘汰單面瓦楞機 

  單面機檔次低,不能保證紙箱質量,所以要淘汰。 

  在90年代初,國家發放出口紙箱包裝“質量許可證”,認定單面機能保證紙箱質量,這在當時是從實際出發。于是,一批批紙箱廠為了爭做外貿包裝業務,不惜工本購進單面機。當初,湖北京山輕工機械廠正好趕上這班車,大力發展單面機生產。在90年代頭兩年,全國各地紙箱廠紛紛涌向地處偏僻又貧窮的宋河鎮的京山廠,天天在那里爭相購機。京山廠于是開始興旺起來。但二三年熱鬧一陣子,漸漸冷下來了。為什么?一方面單面機加工的紙箱,因為紙板水分達不到標準,不能保證質量,特別在陰雨天氣,用戶限期要貨,交不了貨急死人。要加烘干裝置,又用不起,利潤跑了一半;而且烘干機又都不太靈,許多紙箱廠開始用用,后來成了廢鐵一堆。另一方面單面機產量低,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有的廠為了擴大產量進了二臺單面機,但產值還是高不了。就在這個時候——90年代中期,我國的紙箱包裝機械的領頭企業——湖北京山、廣東肇慶、河北邯鄲、北京航機、浙江“寧波”、山東“煙臺”、河南“宇航”等等,陸續加工“瓦楞生產線”供應市場,一批批靠單面機發展起來的紙箱廠,紛紛使用生產線(普通)替代單面機,而單面機變為生產線的補充。一些小規格、低檔次、內銷紙箱使用單面機加工。批量大、要貨急,外貿紙箱使用生產線加工,沒過幾年,單面機就被生產線徹底代替。 

  現在單面機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還同單機配合起來使用。這個為時也不太長,估計也就二三年時間。 

  二、限制普通生產線 

  三層生產線及普通生產線,都是低檔次線,產量低,質量差,不能滿足市場發展的需要,所以企業要發展,普通線要更換。 

  90年代中期,一批企業由單面機發展到生產線,這是個飛躍。生產線開始起步,但就設備檔次而言,還是初級(低檔)水平。國產普通生產線用了三五年,設備就老化。在新世紀前后,普通生產線的企業,遇到市場的變化和行業變化。市場變化是市場的需求量擴大了,同時質量的要求更高了。而不同檔次的生產線,加工出不同的產品質量。為了既要高產量又要高質量,設備必須上檔次。同時行業變化使競爭開始升級,由紊亂競爭逐步轉向有序競爭;由單一競爭走向合作競爭。新的競爭要有新的檔次設備作為競爭的手段。在普通生產線時期,大、中、小企業,都各做各的紙箱,都在市場上打混戰,現在上了高檔生產線后,既加工紙箱直接供應用戶,又加工紙板供應給小廠,由小廠加工紙箱給用戶。這是行業大變化。這個變化企業該怎么辦呢?只有上高檔線,才有競爭優勢,此次設備檔次換代,來勢猛,上的多。南京地區一年左右時間,一下上了七條大線,把普通生產線企業遠遠拋在后面。 

  普通生產線的數量在限制減少,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普通瓦線還是個寶,還有比較長的發展期,但是,在若干年后,這些后進地區經濟發展起來了,普通低檔線,也將被高檔線替代,也有可能被先進地區高檔線滲透。 

  三、發展后道加工設備 

  這是紙箱行業大變化的另一個落腳點,代表了紙箱包裝的發展方向:紙箱生產進入專業化分工合作的新時期。瓦楞紙板后加工設備,是紙箱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達地區,中小企業,都將改造和加強后道加工設備。把原來加工紙板的小設備去掉,按市場業務量,重新配置和強化后道加工設備。從根本上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模式,使紙箱質量全面提高。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加入WTO后的市場需要。由于我國產品包裝,長期只強調外銷包裝的質量。今后我國同國際接軌,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內外銷產品包裝質量日趨一致。在發達國家,內外銷包裝質量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是完全一樣的。我國長期偏重于出口包裝質量,偏重于加工紙板的生產設備,而對后道加工設備的技術、工藝、檔次很多人的眼界尚未打開。前年,找們去蘇州吳中三元紙盒廠,這是家典型的村辦、小而全企業。原來加工紙箱有單面機,單機,后加工印刷,開槽,釘箱機等,都是國產設備,一年產值三五百萬。老板動了一個腦筋,把國產小設備統統處理掉,從臺灣購進一臺小型印刷開槽機,一臺自動釘箱機,全從外面拿高檔線加工的紙板,通過后加工出來的紙箱,質量不亞于大線廠家的質量。產品質量上了檔次,企業很快發展起來,今年產值擴大到2000萬以上,效益200多萬,這是對后加工投資改造的成功典型。 

  四、高檔大線的走勢 

  高檔大線向高速、寬幅發展,這是肯定的了。高檔大線代表了新一代紙箱包裝的水平。瓦楞紙板是紙箱的基礎。有了高檔大線才能加工高質量的紙板,通過高檔設備的后加工才有高質量的紙箱。 

  高檔大線,在我國才起步,F在國產高檔大線,與國際高檔大線相比差距甚遠。包裝界有人認為我國紙箱包裝機械,已經達到國際20世紀90年代水平,國內某些包裝機械企業,為了兜售設備,也鼓吹自己的設備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而我國紙箱企業,很少有機會出國考察,對國際設備不了解,聽了國內包裝機械企業大吹、小吹,也模模糊糊,似信非信。瓦楞生產線在國際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而我國瓦楞生產線只有十年左右的歷史。雖然我國趕超國際先進水平,并不需要上百年。但也決不是十年就能趕上的,那是神話。靠國產裝備,或者進口一、二件裝備,就鼓吹設備達到國際水平,這是騙人的。今后我國的高檔大線,必須向國際高檔大線發展。未來紙箱包裝企業是大的很大,小的很多,“大的很大”就是生產線檔次高,速度快,門幅寬。國外高檔線都在300m/min以上。我國現在沒有一家廠能有300m/min以上的生產線,國產線100m/min叫快速了。2.5-2.8m寬幅線,在國外已普遍,而我國是近幾年才開始生產。要達到國際上高檔、高速、寬幅要有個艱苦過程。我國的包裝機械需要進行全面改造,我國在今年底加入WTO后,國外包裝機械要進來,將加速我國包裝機械向高水平發展,大家應該看到這天的到來。 

  五、紙箱行業新格局 

  上述講的四大變化,將構成行業的新格局,這個新格局是大企業與小企業之間,國外企業與地方企業之間,大企業與中型企業之間將進入新的競爭期,這是淘汰性的較量。筆者預計:2/3的生產線將被迫停下來,1/3留下發展。南京地區現有19條生產線,二三年后,留下5-6條大線排上位置,其余十多條生產線將逐漸消聲匿跡。二三年后剩下的5-6條大線進行名次競爭和瓜分市場競爭,而后出現一個穩定時期,再過三五年,在新世紀第二個五年計劃,南京地區占統治地位的大企業剩下也就是二三家之多。 

  原來的中型企業全部分化,自動下放到小企業隊伍里來爭當排頭兵。在小企業中將重新出現產值高,效益好,規模大的企業,比如年產值達3000-4000萬,但還是小企業。因為搞紙箱的行家都知道,紙箱是加工產品,通俗地說:就是把紙搬進來,加工成紙箱又搬出去,還是紙,附加值不高,而未來企業大中小劃分標準在不斷升高。 

  大企業同中小企業之間,有競爭而更多的是合作。大小企業之間是相互依存關系。大企業自找用戶(大用戶,高檔次產品包裝),自做紙箱不會超過總銷售額的70%,將有30%以上要供應紙板(又叫紙片)給眾多小企業。小企業以它的靈活性、方便性、地方性(關系)以及廉價勞動力的優勢爭奪用戶,只要有本事,大用戶,中用戶,小用戶都可以爭取,都可以滿足用戶的要求。今后小企業后加工設備的檔次,就看業務量的大小,業務大的小企業將上高檔次后加工設備。

相關報道: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