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后技術創新市場的幾點想法
2000年9月初,在河南省欒川縣,參加“印后技術創新市場研討會”的代表認為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印刷業過程中,印前、印刷、印后發展速度與提升水平并不同步;印刷企業在地域布局、機械裝備、技術水平諸方面結構不平衡,提出了我國“印后技術水平滯后,印后技術創新空間極大”的結論。在總結印后技術創新成果及分析應用推廣市場效應后,預測“以覆膜工藝改革為先導的印后技術創新發展將刺激其它企業去發現新的、更好的機會,形成對現有創新成果的挑戰和應用市場的沖擊”。認為印后技術創新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市場,應提倡和加強科技服務,應對各種無序競爭的挑戰。
一年多來,教材出版體制改革的實施,使書刊印刷企業面臨質量提高、周期縮短的要求。膠訂工藝已取代鐵絲平訂。教材出版招標即將實施。平面及立體設計與膠印、柔印技術的綜合,使包裝裝潢印刷效果達到了更高水平。而印品表面整飾與粘接成型的印后加工,相應顯得單調、粗糙,對印刷質量提高形成制約。印后技術必須全面進行創新,才能適應印刷技術進步、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要求。
覆膜已形成溶劑型膠粘劑,乳液型(水性)膠粘劑即涂膠濕式復合工藝,與預涂膜干式復合工藝三種工藝的并存。
復合材料是溶劑型(單組分、雙組分)、乳液型(低濃度、高濃度)膠粘劑;溶融涂布型準預涂膜、無溶劑熔融涂布型預涂膜的多樣化競爭。
上光在印后表面整飾的應用擴大,并發展為有亮光、啞光、珠光、金屬光、熒光多種類型;上光作業有全版面、局部版面、特定位等;干燥技術有紅外、UV、電子束等新能源利用。
激光全息,已運用最先進數碼全息技術中的象素點陣技術制成母版,在專用壓轉印機及先進的真空陰極濺射涂布機上對薄膜或紙張進行處理。達到180°可視范圍顯示不同動態效果的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已與覆膜技術、燙金、模切、壓痕等印后處理技術相結合,運用于各類商品的防偽和知識產權保護。
膠訂工藝替代鐵絲平訂工藝在國內已普及。直條型、圓盤型、橢圓型膠訂機械的生產漸成規模。自主開發和技術轉讓、技術參股等形式的熱熔膠生產企業,已近百家。設備簡陋、水平低下、檢測手段缺乏條件下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引發膠訂質量問題相當嚴重。熱熔膠市場已進入無序競爭狀態。對熱熔膠生產和使用技術標準的制訂正在加緊進行。低溫型、反應型熱熔膠的研究開發,很有必要。
包裝箱、盒、袋類的粘接,采用手工與機械多種加工方式。乳液型強力封口以其無毒害、強度高、操作便利等優點,已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
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推廣,使印后技術創新成果迅速轉化為先進生產力,帶動了印后設備、材料產業的發展。
而發展又給印后技術創新提出了新的課題,提供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印后技術創新市場應規范化
1、內部管理與素質提高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逐漸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印后技術創新的研究開發、技術轉化,帶動印刷、包裝企業的變化與發展。技術輸出不僅使從事科研開發和技術開發的企業生產結構發生重大改變,也促使眾多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向依靠科技進步方向前進!凹夹g溢出效應”極為明顯。企業內部管理與素質提高,已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資本、技術、管理成為分配要素后,將進一步提高科技工作及管理職能的效率,確保技術創新主題工作的實施。結合勞動用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勞動分配制度等重大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提高科研開發和技術開發能力。提高兩個效益為目的的內部市場化管理體系。用研討和交流機制,進行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識輔導,落實以人為本,增加管理透明度,提高整體素質。通過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營造出理解、認同的企業文化,聚集并提升濃烈的“人氣”,產生新的經驗和理論,成為推動企業不斷發展的強大動力。
有效的教育有助于經營理念統一、運作標準統一。建立研討與交流機制,就是逐步形成現代企業制度過程,其后能通過溝通,增進認同,維護個人與企業價值統一的完整可靠。
2、宣傳推廣和對手競爭
進行技術與管理創新的研究開發,是為了解決傳統生產及管理方式與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矛盾。
創新技術只有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其成果才有意義。
這種改革與創新,只有得到廣泛的認可,其成果才有價值。
這種研究開發不可能在封閉環境中進行和應用。尤其在信息交流便捷,幾乎無密可保、信用機制尚不健全的人員自由流動狀態。資源共享,是企業以人為本的體現。已開發出的成果、正在進行的研究、甚至連提出的工作思路、交流探討中流露出但尚未蘊成篇章的思維……,都是集體擁有的知識財富。
一項成功的經驗,成熟的產品,會逐漸被接受。應用范圍越來越大。這種進步與發展模式,會吸引更多的人學習、研究、運用。也會刺激更多的人仿效。企業“技術外溢”的發展效應,也是培育對手的過程。
只有與時俱進,繼續努力,保持特色,處處領先,才不會被競爭對手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