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欣龍無紡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與德國福來司拿公司簽定了框架協議,雙方將就年產1.2萬噸特種水刺無紡布項目進行合作,在海南參加亞洲非織造布協會2000—2001年理事會的各國代表一致同意將亞洲非織造布研發中心設立于海南欣龍無紡,這標志著亞洲無紡布行業制造業中心正向中國轉移,中國無紡布業將步入高速成長期。
無紡布業被認為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目前發展勢頭迅猛,2000年亞洲地區已達到年產90萬噸的規模。近5年,我國無紡布業產量以年均15%以上的增長率增長,總產量現已居亞洲第一位,無紡布的主要特點集中在高新技術的滲透和新型材料使用上,在建筑、醫療、環保、服裝、汽車、航空航天行業應用廣泛,是重要的產業用紡織品,與相同用途的產品相比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競爭優勢。
近年來,世界無紡布需求的增長率始終高于全球經濟的增長,因此有理由認為,我國無紡布業的未來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為內需增加提供了保障,一方面,國內消費者收入的提高將有力拉動各種衛生吸收性產品和空氣過濾材料、醫療衛生用品及勞保文體用品的消費;另一方面,國內各項建設規模非常巨大,如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環保工程、西部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均將大大促進土工布、過濾材料、防水材料、包裝材料的消費。
國內化纖工業迅速發展提供了原料支持。近年來,作為無紡布業的上游行業——國內化纖業發展非常迅速。2000年我國化纖總產量694萬噸,是世界第一大化纖制造國,其中滌綸、丙綸發展最快,差別化纖維的比重也上升到近20%。因此,我國無紡布業快速發展已具備相當的原料支持。
入世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根據WTO有關條款,自入世后到2005年,我國2/3的化學中間體和制成品的進口稅率要降到協調關稅水平,即中間體5.5%,制成品6.5%,其中部分制成品的關稅實施期延長到2008年,而目前我國合纖原料的普通進口稅率和優惠進口稅率分別高達35.5%和13.37%,下調空間很大。因此,入世后隨著進口化纖價格的下降,我國無紡布業會在原料成本方面受益。根據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TRIMS),我國將更大程度地開放投資領域,國外的投資以及產品交易的增加將促進我國無紡布業在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上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