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紙業商情 資料柜 會員之窗 紙業機構 紙業論壇商情發布 政策法規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新聞頻道 >每日新聞> 正文

新聞查詢


包裝印刷行業如何迎接入世挑戰之二——挑戰
2002-04-01 中國包裝報
    入世后,外資進入我國印刷市場特別是包裝印刷行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去年8月國務院新頒發的《印刷業管理條例》中第12條已明令規定:“國家允許設立中外合資經營印刷企業、中外合作經營印刷企業,允許設立從事包裝裝潢印刷晶印刷經營活動的外資企業”。

    事實上,早在1997年《印刷業管理條例》頒布前,全國已有三資印刷企業2000余家,相當一部分是獨資企
業,近45%在廣東。上海在1998年已有177家“三資”印刷企業,雖然只占上海印刷企業總數的4.3%,但其銷售額卻占28.5%,利潤總額占32.4%,隨著中國的“人世”,一些有實力的國外集團將會更看好中國市場。國際上的印刷巨頭當納利、金光、惠好、聯合等已進軍中國市場。又如進入《財富》雜志排名500強的德國貝塔斯曼,已經把觸角伸向了中國,尋找合適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方式。國外的印刷設備制造企業和印刷器材生產企業也看好中國市場,如瑞土博斯特(BOBST)公司幾年前已在上海設廠生產糊盒機等設備;上海澳科利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原在澳大利亞生產柔印機的陶瓷網紋輥,最近看好中國市場,已將工廠搬到上海來了;美國艾利(Aery)公司也在上海設廠生產不干膠紙;日本的琳得科(LINTE)公司,兩三年前就計劃在中國開辦不干膠紙廠,礙于《條例》限制尚未實現,《條例》一出臺馬上動手建獨資企業。    ,

    外資企業在一般情況下來說,印刷設備技術先進,印品質量精良,生產效率高,經營機制靈活,管理制度先進,而且社會負擔輕。與國內包裝印刷企業競爭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2)高新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網絡化的推進,將對傳統的印刷和設備、器材企業形成新的挑戰,人世后這種割K戰和沖擊將更直接、更嚴重。

    就以直接制版和數字印刷兩項高新技術為例。

    直接制版技術在1994年首次露面,而1997年芝加哥的印刷展上,已經看到各種成品。這樣,從1995-2000
花了整整5年時間,全世界的直接制版設備達到1240臺。而接下來的5年,到2005年將達到6500臺,增長預計
將超過5倍。

    又如數字印刷技術在DRUPA2000到處可見CTP3和數碼流程技術的產品。數字印刷技術大大擴展了印刷廠的
市場機會。

    數字網格化有另外一個十分顯著的影響。當前生產功能正在向網絡發展,商業流程也伴隨著這一過程。象報價、簽約、工作跟蹤、發票開出與收集信息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實現。

    (3)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從一般性競爭領域的退出(家統計局課題組在一份《國有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控制
性力量》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國有工業行業進退類別中,印刷工業列為3類),這就必然促使印刷工業企業進行體制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或企業集團將形成;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使中小企業也可以形成規模經濟,加人世貿組織將促進這種大調整人改組。

相關報道:
包裝印刷行業如何迎接入世挑戰之三——對策
臺灣入世后5個產業受震 造紙業將面臨巨大沖擊
山東華泰紙業集團堅持自強之路 應對入世挑戰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