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將給西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西部地區要實現快速發展,必須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極好機遇。西部大開發確定的西部開發范圍有: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廣西、新疆等十二個。▍^)市。此外,對湖南湘西州、湖北恩施州,比照西部開發的有關政策酌情予以照顧。我國西部地區總人口2.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2.84%,但國土面積占全國的2/3以上。全國礦產資源的2/3在西部,陸地邊疆線的80%以上在西部,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聚居在西部。西部遼闊的地域,豐富的資源,眾多的民族,獨特神奇的民族文化環境,悠久燦爛的民族歷史文化,豐富深邃的民族文獻古籍,絢麗奪目的民族文學藝術,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是西部出版和印刷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這是西部獨特的資源優勢,是西部出版和印刷業的優勢。西部巨大的印刷市場正越來越吸引著東部和外資印刷業的大舉挺進。
目前全國印刷企業共有151955家,西部地區有2萬多家,約占15%。從經營范圍看,主要以出版物、包裝裝璜印刷企業為主。從企業性質看,以國有企業為主;拘纬闪艘怨兄茷榻洕黧w,包括股份制、民營、私營、外資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存的多類型、多層次的格局。其中書刊印刷企業國家定點廠148家,省屬定點廠101家。近年來綜合實力和產品質量上升速度比較快。
西部印刷業在西部大開發中,也在積極的思考對策,采取措施。如何乘西部大開發之機,促西部印刷業發展,趕上先進地區的印刷業,實現根本轉變,形成國際競爭力,參與市場競爭是必須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本文就加快西部國有印刷業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問題作一探討,請與會同志批評指正。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頭一年的紅五月,中國印刷界喜逢盛事,迎來了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確立了“21世紀知識經濟對印刷業的挑戰”的主題,其中對“未來印刷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整合”的大會議題必將對我國印刷業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提出一個新的任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的今天,世界范圍的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正在加緊進行。加快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已迫在眉睫。在近幾年如不加緊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和重組,將失去改革和發展的良機,我國豐富的印刷資源市場也必將受到國外印刷業的強有力沖擊。
印刷是我國引以為自豪的四大發明之一,但作為產業發展還是近半個世紀的事。近年來的飛速發展,使中國作為世界印刷強國的目標指日可待,中國印刷業的新世紀將更加輝煌。但我國西部印刷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性的結構問題,重復建設和低水平建設到今天已嚴重阻礙了我國印刷業的再發展。國有印刷企業規模偏小和印刷業的無序、惡性競爭,造成產品結構粗放、單一,離世界先進的印刷水平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國際市場競爭力弱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
據國家統計局研究報告指出:印刷業將成為退出國有經濟的146個行業之一。印刷業的控制力系數為0.4988,排位于第三類進退類別。預計國有經濟在印刷業中的存在比重將逐步減少,非國有經濟的活動舞臺將越來越大,這也證實了為什么民營印刷業在國有印刷業步履艱難的同時卻大放異彩、一枝獨秀。所以,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是深化國有印刷業改革的必然選擇,是從整體上搞好國有印刷業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五大、十五屆四中全會和《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產業結構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指導方針!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對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要實現我國印刷業的跨越式發展,從根本上對我國國有印刷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我國西部國有印刷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及表現
(-)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
計劃體制下形成的印刷業的弊端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分布過寬、企業數量過多,是導致國有印刷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的歷史原因。
我國正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過程中,一些政府部門和企業還沒有完全擺脫舊體制的影響,管理僵化、機制不活、觀念陳舊。企業在生產經營、勞動人事、收入分配、產品開發、科技進步等方面,沒有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有效機制,企業缺乏生機和活力。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有經濟布局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弊端。分布過寬、企業數量多導致國有資產分散。國有經濟幾乎覆蓋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和領域。許多小行業的國有企業,其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在全部國有工業中的比重明顯高于其資產比重,技術水平低、規模小、勞動密集型等特點突出,而且不少行業已連續虧損三年以上。因國家財力分散、投入少,許多大型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負債率過高、活力和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國有企業的實現形式比較單一,存量資產的流動性差,整體素質不高。加之長期的粗放經營使企業發展的后勁不足。
我國西部國有印刷業和眾多行業一樣,面臨著結構性障礙,多年的重復性建設,重復性投資造成印刷行業規模大,遍地開花,低水平印刷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的局面。過去國有印刷企業不愁業務,“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而現在嚴重過剩的生產能力造成許多印刷企業開工不足,消耗高、成本高、印刷科技含量低是目前大多數西部國有印企存在的事實。這是由于過去長期計劃經濟下長期壟斷,缺乏競爭造成的惡果。前些年大量的重復投資造成資金浪費,貽誤時機沒有完成技術裝備水平的更新換代。而面對印刷高科技的強烈沖擊,只能望而興嘆,更談不上對產品結構的及時調整。分布過寬,數量眾多的各種小印刷廠如雨后春筍,蠶食國有印企的大批業務和印刷市場,使國有印企每況愈下。對眾多有靈活機制的低水平小印刷企業的無序競爭,國有印企表現出來的是無可奈何。西部大部份出版物印刷企業是靠計劃調節的中小學教材印制任務在苦苦支撐,但這樣的保護性措施是維持不了多久的。這充分反映出對國有印刷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的緊迫性。
。ǘ┑退街貜徒ㄔO使有限的印刷市場資源配置更加不合理。
印刷業現在說來大概是最容易介入的一種產業,從80年代中期開始,西部各省、區由于地方的盲目投資,以及集體和個人紛紛上馬興辦各類低水平、上不了檔次的小型印刷企業。到現在為止,許多印刷設備還停留在圓盤機、鉛輪機上,這些小印刷企業集中程度低,技術工藝落后,生產規模小,人員素質差,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這類型的印刷企業是談不上有發展后勁的,缺乏競爭能力。更有甚者,它們不顧法律和市場的約束,不擇手段,以不公平方式競爭市場,給印刷市場造成混亂。有些業外人士感覺“要印刷到處都可以印,要印什么都可以”,這種片面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印刷業這種無序的競爭狀態。這種過度競爭的行為借助地方政府行為封鎖、分割市場,加劇了生產經營的困難。同時使本地豐富的印刷資源不斷外流,高檔印品紛紛流向沿海及具有專業性、規模強、質量高的印刷企業。這種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低水平的生產過剩,導致資源的浪費和印刷市場的混亂。造成一些顧客為尋找本地印裝質量上乘的印刷企業而苦于無門,而本地的大部分印刷企業卻因印刷業務嚴重不足而慘淡經營。這是國有印刷業多年來老走下坡路,到今天仍在苦苦掙扎的病因的集中體現,若不及早診治,病情還會惡化。
。ㄈ┪覈鴩杏∷I在地區上的發展不平衡制約了西部國有印刷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國有印刷業的結構在地區上的不平衡是國有印刷業存在的突出問題,長期以來,不但不利于印刷業整體素質的提高,更不利于印刷業的改革和發展。在各省區域,上規模、上檔次的印刷企業都集中在大城市,而絕大部分小型印刷企業都分布在各地、州、縣(市),只能生產一般的印刷產品;在我國各省、區之間來講,以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為龍頭的東部沿海地區的印刷業與廣大的西部地區的印刷業在地區發展上的差距越拉越大。東部沿海地區的印企在產品結構、規模、檔次上與香港印刷業的水平越來越近,已產生了質的飛躍,內地的高、精、尖印刷市場已被這些東部沿海印企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一直在低迷中徘徊。產品結構單一、檔次低、效益低下,不論規模較大的國有印企,還是廣大的中小型印刷企業,都在圍繞低水平的產品展開競爭,而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西部眾多國有企業又往往陷于被動局面,有被吞食鯨吞之感。而大家對于高檔印品這一塊,卻是“到口的肥肉吃不了”。而東部沿海印企近年大舉西進的態勢勢不可擋,如深圳雅昌、利豐雅高、當納利等境外和外資企業在內地十幾個大城市已建立了自己的印務中心和生產基地,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擴張。今年為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宣傳印品在深圳雅昌印制,無疑對全國廣大國有印企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刺激,為什么呢?奧運會申辦成功以后,巨大的潛在印刷市場將吸引更多的外資和沿海印企來搶分這塊“大蛋糕”。印刷產業的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了實力強的印企更強,實力弱的更弱。更要命的是,人才、資金、技術、業務源源不斷流向這些實力較強的印刷企業。這種長期的產業結構的不平衡,以及地區間的印刷市場的分割,制約了印刷產業整體素質的提高,更不利于印刷產業結構的升級。
。ㄋ模┪覈鴤鹘y的印刷技術與日益發展的印刷高科技使西部印刷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國是印刷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而到了二十世紀初以來,隨著歐美的印刷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的傳統印刷技術漸漸失去了優勢。到了今天,數字化、網絡化的技術浪潮,電子讀物,網絡信息傳媒的迅速發展,正沖擊著我們傳統的印刷業,以紙張印刷為主的傳統印刷業將逐漸被其它方式代替。21世紀將進入“無紙書包、無紙辦公、無紙閱讀,無紙信息傳遞”的時代?梢哉f,現在印刷技術的進步,已與信息產業的發展一樣,一日千里。前些年的彩色桌面系統(DTP),幾年就取代了電子分色機。計算機直接制版(CTP)和傳媒電子技術,必將給印刷業帶來更深刻的變革。在東部沿海的印企中,這些技術已經普遍被應用,如在深圳利豐雅高印刷有限公司已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而廣大的西部印企,在技術進步和升級上還非常緩慢,而屬于國務院明令淘汰的一些印刷設備和技術還繼續存在,印刷設備和技術的整體裝備水平不高,產品質量上不去的個中原因也在于此。
二、加快西部印刷業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戰略意義。
從全國印刷業看,印刷業的結構失衡、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全國清理整頓印刷業的結果已反映了加快西部印刷業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的必要性。
。ㄒ唬┦怯∷a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需要。
印刷業比其他行業量大、點多面廣、情況復雜、可控程度低,且印刷所處環境復雜多變。保持印刷產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印刷業是知識產業和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印刷業又是特種行業,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所有從業人員都應該始終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對以出版物為主的大中型印刷企業,尤其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這是由印刷業要長期保持穩定、持續、協調發展的必要性所決定的,不然就要出現違法違規、危害國家、危害社會、危害群眾的現象。這幾年一些非法出版物,諸如“法輪功”等非法印品和“黃色”書刊的出現,再次告誡我們印刷是一項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更為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由于印刷業所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發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問題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產業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亂,不利于我國印刷業的持續、穩定、健康、協調發展。
(二)是促進印刷業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西部印刷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印刷業的再發展。首先是影響了印刷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其次是影響了其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增長質量的提高。
據有關資料表明:全球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印刷生產量是成正比的。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的印刷資源將越來越豐富,中國也必將成為世界各大印刷廠商的必爭之地。近來的情況表明,外資和獨資進入中國印刷業競爭將越來越加速。要實現我國印刷業的跨越發展,壯大和增強我國印刷業的競爭能力,當務之急就是要調整和優化我國的印刷產業結構,使印刷資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得到最佳配置。
。ㄈ┦敲鎸尤隬TO后增強競爭實力的需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來說已經指日可待。對我國的大部份國有印刷企業來說,是挑戰與機遇并存,國際性的競爭將更為激烈。面對經濟全球化、國際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我國的民族工業將經歷一次巨大的變革。加入WTO后,印刷市場將更加廣闊,印刷資源的配置將更加趨于合理,印刷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將不斷得到優化和升級,印刷業的技術進步將普遍加快。如果不加快對印刷業進行戰略結構調整,國外印刷企業將大規模注入資金,以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以及靈活的運行機制迅速占領我國的印刷市場,與國有及其它印刷企業擠占市場份額。而我國由于長期的歷史原因,受資金、產業基礎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印刷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受到了諸多限制,印刷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越拉越大,很不利于我國印刷業面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的需要。隨著國際印刷產業結構的越來越精細,使我國印刷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將面臨更多的困難,更趨于被動。粗放經營、市場萎縮的狀況在國有印刷業中越來越暴露無遺,這樣的狀況怎會有能力面對國際競爭呢?
。ㄋ模┦钦w推進印刷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目前,國家對印刷業的改革和發展一直在推進中,于去年年初結束的全國印刷業清理整頓工作為以后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全國共有大、中、小型印刷企業10315家(不包括五小印企業81968家),壓縮比例15.5%,現在全國共有出版物、包裝裝璜、其他印品企業95731家。通過清理整頓使印刷業過去的散、濫、重復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的扼制,控制了總量,進一步理順了印刷業的結構,使印刷布局更趨于合理。但我國西部印刷業長期的重復投資,低水平建設,地區發展不平衡,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還未從根本上改變,加快對西部印刷業戰略結構調整的步伐,是整體推進印刷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印刷業總量過剩、結構失衡、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只有完成對國有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和戰略改組,整個印刷產業結構的升級及改革進程才能提速。
。ㄎ澹┪鞑看箝_發有利于印刷業結構調整和重組的加速。
我國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我國西部印刷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我國目前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加快西部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現在,境外和國外的一些實力雄厚的印企紛紛瞄準西部巨大的印刷資源,在一些中心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基地。由于西部印刷業的競爭能力本來就弱,一些國有企業紛紛被外資和合資企業沖垮,使西部印刷業舉步為艱,情形還將更加糟糕。西部印企要積極的抓住國家給予西部的優惠政策,盡快完成對印刷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全面提高全國印刷業的整體素質,形成競爭合力。
三、加快西部國有印刷業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步伐。
從戰略上調整西部國有印企結構和進行重組,根本目的是為了從整體上更有成效地推進國企的改革和發展,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對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從而更有利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國有經濟分布過寬、力量分散的現實條件下,從戰略上調整產業結構是必然的選擇。加快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是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中的一個重大問題。我國在經過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工業化進程步入新的階段,面臨著新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國有經濟長期存在的分散投資,粗放經營,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和顯現,特別是隨著高新技術的興起和新技術的應用,一些傳統產業生產能力需要壓縮。我國印刷業的情況也一樣。明確了加快西部國有印刷業戰略結構調整的緊迫性和必然性,就應該圍繞怎樣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作出研究和對策,大膽探索對國有印刷業結構進行調整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一)以規;⒓s化為方向,對西部國有印企進行重組。
通過重組,能夠使各生產要素重新進行合理的分配,盤活過去大量閑置的資產,優化重組,變劣勢為優勢,優化資本運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全國范圍內著力培養實力雄厚、競爭性強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大型企業,發揮這些企業在資本營運、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優勢,增強其參與國內外競爭的能力。在重組和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以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市場來形成。
積極發展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我國改革與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需要,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需要。因為多年低水平重復建設造成的結構不合理,是國有企業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國有經濟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推動整個產業升級,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后勁的需要。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的規模經濟,就必須要求集約化生產,要求高技術的素質,只有大規模生產才能形成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在市場開拓方面也才有優勢。
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重組,也有利于國家對印刷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和調控監督,因為現在印刷大企業和集團多為國有獨資企業。當然,應該以市場機制作用為前提真正實現重組,可以跨地區、跨部門進行重組,打破地區割據,形成開放市場。近年來,上海、浙江、遼寧等地在本地已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如上海已經取得了明顯的變化。上海中華印刷廠與上海美術印刷廠實現了優質資產重組成立了上海中華印刷有限公司,并已顯示了重組后的優勢,人才開始回流,擴大了企業資本的擴張,增強了競爭能力。寧夏新華印刷廠通過重組,進行股份制改造,與北人和幾家單位組成北人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得以起死回生。西部印刷業應當借鑒這些經驗,進行大膽的探索和重組。
在進行規;、集約化的重組和結構調整的同時,增強企業的技術含量。有這樣一個現象,在大部份原有印刷技術研究所紛紛面臨改制,尋找出路的同時,東部沿海及一些實力強勁的印企,卻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印刷科研機構,如深圳利豐雅高建立的印研中心,浙江在全國印刷基地之一龍港鎮建立的浙江新雅印刷技術現代化研究所。這些科研機構起點高,引進優秀人才,專門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印刷產品。對廣大中西部國有印刷業來說,很值得借鑒和思考。無疑又為自己找出了一個病因:創新能力不強。對國有印刷業進行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就是要從全局的高度,放遠眼光,以市場為導向,合理調整生產力布局,不斷優化產品結構,使國有印刷業具有市場競爭的整體綜合實力和抗風險的能力,通過規模重組,形成集約化生產,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二)印刷業高、精、尖、細是未來印刷業調整的趨勢,對西部印刷業進行產業細劃是搞好印刷業結構調整的基礎。
從近年歐美印刷業的結構來看,產品結構越來越精細,按需印刷和個性化印刷越來越成為印刷市場主流。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印刷領域的廣泛應用,印刷技術的更新也在日新月異,它促使印刷業的專業和分工越來越細。以前只有國有或專業印刷廠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輕而易舉便能解決,大大縮短了印刷生產的周期。按需印刷是將來各類印刷企業的必備生產要素,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現在,國外印刷業正加大投入對中國印刷市場進行很細的研究。如果我們不對我國印刷業的結構進行細劃,將很不利于我國印刷業的改革和發展。對各類企業區別情況進行分類管理,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依據和幫助,使各類印刷企業朝著專業化、特色化、精品化,高、精、尖、細方向發展。
。ㄈ┮酝顿Y主體多元化和公有制形式的多樣化,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戰略結構調整和重組。
《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要同產業結構升級、地區布局優化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完善結合起來,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要著力培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印刷企業和企業集團,發揮這些企業在資本營運、技術創新、市場開拓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印刷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放開搞活國有中小型印刷企業,繼續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制改造、出售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搞好國有印企。還可以選擇一些有特點、有競爭力、市場體系健全的印刷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努力對印刷企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和戰略重組。減小重復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努力創造國有印刷業形式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嶄新格局。
。ㄋ模╉槕鞑看箝_發的極好機遇,扶持西部印刷業,使國有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和戰略改組盡快完成,實現產業結構的盡快升級。
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對西部印刷業的發展無疑是極好的機遇,明確了中西部印刷業在全國印刷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把西部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搞好,對我國印刷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加快對西部國有印刷老企業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要對這些國有印企在技術改造、資產重組、結構失衡等方面給予扶持。在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中,首先從全國印刷業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的全局需要出發,確立西部印刷業的調整方向。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全國印刷業結構調整的大局出發,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這樣才能有利于消除地區間印刷業發展的不平衡,使結構合理化,資源配置合理化。要確立一些龍頭項目,把結構布局規劃好,依照本地區條件的優勢和全國印刷業發展規劃,實事求是制訂本地區的印刷業結構規劃。要鼓勵和大力支持建立有競爭能力的印刷企業集團,使印刷產業結構向規;⒓s化方向調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將從今年開始,實施國有印刷企業深化改革試點工程,培育1~3家股份制改造試點企業,并向全國推廣經驗。西部地區要把握有利時機,盡快推動國有印企的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工作。加速西部印刷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提高印刷業的整體素質,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
。ㄎ澹┓e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引進外資,引進管理,是加快西部國有印刷業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的催化劑。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有利于加快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梢岳脟獾馁Y金、技術改造我國的傳統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國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加入世貿組織,一方面是市場準入,一方面是市場開放,它要求各類產業加入國際分工。對印刷業來說,印刷市場將進一步得到拓寬,資源配置將更加合理,將推動我國印刷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自動升級,印刷方式和種類更多樣化。加入“WTO”后,隨著我國印刷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境外印刷企業將不斷的占領國內的印刷市場,他們一則瞄準了巨大的國內印刷大市場,二則看好國內低廉的人力成本將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對西部國有印刷業來說,一方面要盡快完成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形成合理的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西部的印刷企業要創造機會,不僅在國內競爭,還要到國外競爭,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另外還可以利用外資,不斷轉化和優化印刷市場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重組的步伐,還可以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理念和方法,實現西部印刷業的真正騰飛。造就一批真正有實力的大型印刷企業和印刷集團競爭國內外市場,使中國印刷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力量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對西部國有印刷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是勢在必行,這是對我國印刷業進行產業結構全面升級,全面提高整體素質的需要,是改變當前印刷業總量過剩、結構失衡,布局不合理狀況的有效途徑。只有盡快完成對西部國有印刷業的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才能為印刷業結構的全面升級奠定良好基礎,才能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有印刷經濟,才能使我國印刷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云南新華印刷實業總公司 楊文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