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造紙業在產業中的位置越來越突出。我國造紙產量突破千萬噸后,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
然而,我們卻又不能不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產量劇增的情況下,每年進口紙類產品及其原料也在急劇上升。據統計,2000年的進口量與1990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2.5倍,耗用外匯57億美元。那么,原因是什么?專家分析,除人均消費因素增長外,我國造紙化學品工業落后是其重要的原因。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紙類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結構主要以中低檔為主。社會的發展帶來了紙類需求的不斷升級,國內用戶也開始對紙產品的抗水性、抗油性、濕強度、平滑性、印刷性以及柔軟性等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就造成了我國舊的生產模式所生產出的中低檔紙類產品過剩,而高檔產品又供不應求的局面,從而導致了進口高檔紙及其原料用量大增。因此,盡快提高我國的紙類產品的質量,是我國造紙業的當務之急。
從專家的分析中我們認識到,迅速發展我國的造紙化學品工業,并在生產中盡快應用,盡快提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在諸多的造紙化學品中,造紙施膠劑至關重要。在現代造紙工藝進程中,造紙施膠劑正由松香系列施膠劑向合成施膠劑演化。在舊的造紙工藝中,往往都是采用松香進行施膠,也稱酸性施膠。但是,在現代化造紙工業發展進程中,紙類產品上檔次,不斷提高質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都加快了造紙施膠新工藝開發的步伐。90年代,歐美國家的中/堿性施膠均超過了90%以上。他們懂得,造紙工業的大提速,首要解決施膠工藝問題。
1985年以前,我國造紙精細化學品幾乎是空白。近年來,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距發達國家水平相距甚遠。目前,國內部分造紙生產廠家正在采用一種 A KD施膠劑,使造紙工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該產品具有熟化時間長,不便于生產控制,易腐蝕設備等缺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撫順石化公司石化五廠利用其資源的優勢,自行研制開發成功世界上先進的 A SA合成中性造紙施膠劑,并建成投產了工業化示范生產裝置,為我國的中性造紙施膠劑生產添補了空白。
中性造紙施膠劑(ASA)是目前世界發達國家造紙業所普遍使用的施膠劑,它與纖維素反應迅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達到施膠度,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使紙張增加白度和強度等,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石化五廠的中性造紙施膠劑( A SA),是由直鏈內烯烴與順丁烯二酸酐反應而生成的,它可以控制造紙濕布化學過程,改善造紙過程的化學環境和紙機的運行環境,減少工業試驗分析。用國產的 A SA進行施膠,亦可極大地提高紙張的白度、防水性能和抗拉強度。 A SA用于紙造,可生產出多種高檔文化用紙、紙板、銅板紙及防水包裝紙等,是提高紙張檔次的有效途徑。目前,中試和工業化生產實驗表明,石化五廠 A SA產品完全可以達到國外進口同類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該產品在全國造紙化學品年會上一舉成名,被譽為中國造紙化學品行業中的一匹黑馬,為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預示出美好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