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紙業商情 資料柜 會員之窗 紙業機構 紙業論壇商情發布 政策法規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新聞頻道 >每日新聞> 正文

新聞查詢


歐洲紙業巨頭美真集團中國分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2-03-20 中國紙業交易網
    2月28日,歐洲第三大紙張及紙板制造商———美真集團(M.REAL,在中國又稱芬蘭林業總公司)宣布其中國分公司美真包裝貿易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但它沒有像其他國際包裝巨頭先前進入中國市場那樣又開廠房又弄機器,只在浦東陸家嘴中銀大廈劃了個地盤,與普通的外資貿易公司沒有什么區別。

    美真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包裝部總經理、芬蘭人朱哈尼·塞雷拉說他帶來的是一個“包裝一體化”方案,在塞雷拉的構想中,“包裝一體化”是一套“從林場開始的完整的供應鏈商務體系”,他解釋,對于美真這樣的包裝業巨頭來說,非常需要在貼近國際品牌產品的生產地點建立一個作業網絡,使得美真能實現一小時內完成包裝,滿足客戶的需求。

    代替廠房和機器的是塞雷拉同時帶來的圍繞著方案與國內廠商簽訂的一系列合約!鞍b一體化”其實是美真聯合本地包裝制造商形成的合作伙伴網絡。

    上海美真公司董事長葉沖透露,他們已經與上海的界龍以及深圳的一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他不無得意地稱這樣做省下了大筆的投資費用,甚至對先于他們進入中國市場一擲千金的同行頗有點不屑:“他們這么做其實只是在交學費而已!

    相對于其他行業而言,包裝行業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包裝生產的流水線要靠近產品制造商的廠房,如果距離過遠的話,物流運輸成本過高。但就是目前的國內大型包裝企業,也很難做到在其全國各地的客戶附近旁都有布點,這種網絡實在難以搭建,所以目前不少包裝企業都是各自為政,零散地分布在全國各地。

    在這種情況下,美真利用其在芬蘭國內優越的包裝原材料優勢,出口中國后,充分利用這些現有國內包裝企業的生產能力,按照美真制定出的生產標準,利用自己的品牌形象,把自己的業務發包給這些企業生產加工。

    由于在包裝印刷前的設計幾乎都是由美真來完成,因此,國內廠商與美真的所謂合作,其實只是拿美真給出的生產定單。換句話說,美真要做的是,通過中國內地的包裝廠商組建網絡,達到全國布點的目的。

    事實上,這種合作有點像OEM,美真把芬蘭的包裝原材料出口中國后,制定出自己的生產標準及打出自己的品牌形象,讓中國本土企業加工生產。

    上海外貿界龍彩印廠是美真在上海的合作廠商。副廠長任端正說,“我們對于有這樣的合作機會非常高興,美真給我們帶來了以前得不到的訂單!

    任說的是大實話。上海市包裝技術協會辦公室主任劉思敏向記者透露,目前光上海就有2800多家包裝印刷企業。

    在中低檔市場,包裝印刷的生產能力處于一個供大于求的局面,部分企業還處于等米下鍋的境地。有消息人士透露,現在全行業的開工率在二成左右。

    曾在印刷機械龍頭企業北人集團工作多年的趙先生告訴記者,在1980年代,因為缺乏設備,稍稍精美的廣告圖片、銅版紙都要拿到香港去印刷。1993年以后,先進設備開始不斷被引進,才催發了國內印刷行業的大發展。

    趙先生說,作為高速運作24小時生產的機械設備,印刷機械具有投資小、回報相對較快的特點,早期的利潤也特別豐厚,因此不少企業乃至個體戶都一哄而上!耙话闼拈_膠印機價格也就在16萬~17萬元,每小時可印刷近萬張,如果有業務的話,機器連續運轉,收回投資應該是很快的!

    但很多經營者的競爭停留在中低檔的層面!鞍b市場的年均增長率為12%!敝袊b技術協會常務副會長錢進先生說在上海以及沿海經濟地區增長率更高。根據中國包裝協會的統計,中國的包裝產值由1980年的8.4億美元增長到2001年的327億美元,但這樣的增幅還是趕不上市場能力的擴容速度:一方面低水平的印刷能力逐漸過剩,大批企業活源不飽,開工不足,另一方面高檔、精美、彩色印刷能力嚴重不足,造成大量印刷精品業務流向境外企業。

    美真不投資是看出了內地市場生產力閑置的特點,“如果我們再像傳統的投資方式那樣,蓋廠房買設備,就是與現有的企業面對面競爭。”葉沖坦陳,“我們不會學習別的跨國公司,拼命與國內的同類企業競爭,與其這樣,還不如把閑置的生產設備利用起來,事實上,不少國內企業的生產線并不落后,很多機器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

    作為國際知名的大型包裝印刷企業,美真并不缺少定單,把手頭的定單轉包給“嗷嗷待哺”的廠商做———在哪怕是吃得只剩下肉屑的骨頭,后者也會啃得津津有味。

    中國的包裝印刷市場的潛力真是不小。2/3的市場在歐洲的美真集團把中國看作歐洲以外的最大市場,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從今年起造紙行業的關稅從原來的15.2%下降到9.7%,使進口紙張更有競爭優勢,相關的一些產業限制也將逐步取消。作為物流產業鏈的一個重要環節,包裝印刷業也將面臨新的挑戰,行業資源也勢必面臨新一輪的整合。美真的做法,或許是給國內同行一個信號。

美真集團資料

    美真(M.REAL,在中國又稱芬蘭林業總公司)對中國市場并不陌生,美真公司的前身在半個世紀前就進入了中國。1953年,它開始向中國政府提供大量的紙制產品。1986年,當中國開始經濟改革時,美真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以適應中國市場的發展。目前美真擁有100多家中國客戶!拔覀円恢狈浅V匾曋袊袌,”塞雷拉說,“這是一個具有巨大潛能的市場。中國每年要消耗4000萬噸紙制品,是全球第二大的紙品市場,僅次于美國。雖然目前的紙品消費量并不高,但是它的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

相關報道: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