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于2002年3月6日~7日,在北京召開了五屆第四次理事會議,一年一度的全體理事會的開幕式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會議大廳隆重舉行。新聞出版總署的老署長、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余友先、副署長于永湛、中國印協顧問、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魯兵、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副會長錢進、中國包裝裝潢印刷工業協會理事長趙劍璞、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德茂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并作了講話。
于永湛副署長在發言中向與會者通報了的新聞出版總署今年落實政府職能改革和新《印刷業管理條例》的新舉措,計劃在上半年將成立中國出版集團和中國印刷集團,新的集團將與總署“脫鉤”;他要求新聞出版的管理部門只做政府部門應該做、必須做的事情,如制訂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印刷行業的宏觀調控,而一些與行政執法無關的社會事務性活動則交給行業組織去做,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管理中微觀調控的作用。因此希望行業組織應該在行業自律的監管方面下工夫。
在開幕會上,總署的領導還代表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的組委會向組團參會的全國各地印協和有關的協辦單位頒發了榮譽證書,以致感謝和鼓勵,并與受獎單位的代表合影留念。
在正式會議上,沈海祥副理事長代表協會做工作報告,總結了協會2001年度的18項主要工作,其中最重大的工作是,成功地舉辦了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和擴建了中國印刷博物館的機械展覽廳。在2002年的計劃中協會將開展以行業服務、行業代表、行業協調和行業自律為重點的九大類32項工作。張金堯秘書長所作的2001年度財務收支情況報告表明,協會在取得優異的社會效應的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應。
武文祥理事長在會議上做的“明確定位、擴展真納、更好為行業服務”的主題發言和副理事長、上海印刷協會理事長俞志惠代表上海印協做的“抓住機遇、加快轉制、開創協會工作的新局面”的發言,以及會議印發的今年1月11日經濟日報記載李鐵錚發表的《協會應該“姓”什么》的述評文章,點明了本次理事會議的研討主題,即印刷協會如何適應入世后的經濟新環境,應順政府職能轉變的潮流,積極、主動向行業協會職能發展的工作思路。
在分組會議中,理事們對于兩位理事長的發言展開了熱烈而坦率的討論,大家積極支持中國印刷技術協會更名為“中國印刷協會”的決定,執行向行業協會功能轉變的決策,迅速擴展行業協會的職能。理事們一致認為,作為行業協會要保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維護職業道德,為印刷企業提供實在的服務;同時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授權,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委托,做好行業統計、行業調查、分布行業信息、公信證明、價格協調、行業準入資格資質的預審等各項工作;目的是促進我國印刷行業健康而有序的發展。
前幾年已相繼先于中國印協將印刷技術協會更名印刷協會的北京、上海等10余省、市、自治區的印協領導,在討論中也介紹了各自協會在改變職能,逐步履行起行業協會部分職能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效,受到與會理事的贊賞。
根據國家新頒布的《印刷業管理條例》,已經明確全國印刷業進行統一歸口管理。長期以來,由于印刷行業實行多頭管理、已經形成了印刷社團林立,各自為政,會員無所適從的局面,僅冠以“中國”字頭的印刷及相關協會就有6家。因此,如何在政府主管部門的協調下,使印刷行業協會走上“一業一會”的規范軌道也成為中國印協理事們和各地印協領導關注的熱點。對此,武理事長在發言中表達了中國印協的態度是,顧全行業發展和維護企業共同利益的大局,加倍努力,履行宗旨,實施職能,做好工作。
會議結束后,與會的代表參觀了北京經濟日報社印刷廠新引進的三菱BT2800SII商業輪轉印刷機的工作現場,并參加了三菱公司在北京飯店舉辦的新技術交流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