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談判、會商,兩岸終于都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臺灣造紙業認為應持續強化體質,提高管理效率,拓展海外市場,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入世后短期間對包括農業等產業都將造成沖擊,但長遠來看,市場開放后,各國產品日漸增加,關稅也逐步調降,除了部分產品如米酒,將呈現上漲外,其他多數產品,預料將因競爭者多而呈現下滑情形,對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對產業界來說,包括造紙業也有一定的沖擊,尤以市場原就處于飽和,業界削價競爭激烈,在進口紙張虎視耽耽下,盡管面臨漿價成本上揚,也不敢輕言漲價。
針對入世,永豐余造紙公司表示,造紙產業是以內銷市場為主,由于自由貿易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永豐余早已做好準備。多年前永豐余就已陸續在海外設立據點,包括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國家,以及日本、香港都有代理商,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紙類產品也已行銷全球。由于入世后,各會員國都將站在平等的立場,在會員國間將無貿易障礙,是業者可以大力拓展海外市場的機會。但關鍵仍在于成本是否較別人低,價格才具競爭力,如此銷售量就可增加,因此現階段如何降低成本將是重要課題。
正隆公司指出,以日本、韓國來看,紙品關稅仍維持3%左右,未來將是相當大的競爭對手。而大陸在入世后,紙品關稅估計將在5%~7.5%的水準,由于大陸從2001年到2005年,紙與紙板新增的產量將超過1000萬t,呈現逐年成長的情況,紙品市場需求逐年增加,預料未來非關稅障礙會逐年消除,將是爭取市場商機的好機會。
以目前臺灣銅版紙約7%的關稅、道林紙5%來看,入世后,紙品的關稅將先降稅一成,2003年降稅五成,到2004年大多數的紙品關稅都將降為零。
在臺灣國貿局所公布的關稅減讓表草案中,溶解級化學木漿、針葉木化學漿等,目前都已是零關稅。不過非針葉木化學漿、針葉木及非針葉木亞硫酸化學漿(溶解級除外)入世時的約束稅率為1%,要在2004年降為零關稅。
至于回收(廢紙及碎屑)之舊報紙、舊雜志、印刷廢料及碎屑或樣板紙、回收(廢料及碎屑)之其他以機械紙漿為主要原料的紙或紙板,入世時的約束稅率為2%,也將于2004年要降為零。
有關書寫印刷或其它制圖用紙及紙板、未涂布、卷筒或平版;衛生紙或面紙原紙,紙巾或餐巾紙原紙,及類似之供家用及衛生用紙原紙;未漂白牛皮紙板,未涂布,卷筒或平版;半化學芯紙(瓦楞原紙),未涂布,卷筒或平版;以及多層紙及紙板,入世時的約束稅率為4.5%,在2004年降為零。
碳粉復寫紙或類似復寫紙,入世時的約束關稅為6.3%,到2004年降為零,轉印紙(包括已涂布之轉印紙原紙),入世時關稅為2.25%,2004年降為零。
書寫印刷或其他制圖用紙及紙板,涂布,卷筒或平版;輕量涂布紙;多層紙及紙板其一面或雙面涂高嶺土(白土)或其他無機物涂布,卷筒或平版。上述紙品入世時的約束稅率為6.3%,到2004年降為零。
卷煙紙、郵簽、明信片及通信用卡片、衛生紙、紙手帕、面紙及紙巾、紙餐巾及紙桌巾,入世時約束稅率皆為8.1%,2004年降為零。至于尿布及尿布襯紙,入世時的約束關稅為6.75%,2004年降為零。
競爭力在入世后,恐怕將逐步消退。在臺灣國貿局相關單位,多次與造紙業者會談結果,有關加入WTO后可能受到的沖擊,包括可能遭受國外產能過剩之傾銷壓力;未來產業恐將遭大陸或東南亞新興國家的競爭及威脅。當然另一方面,也有促使企業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及品質的正面效應。
而臺灣的相關輔導措施則包括:
(1)設備投資繼續朝大型化、自動化、紙機制造控制電腦化發展,以提升規;a。
(2)汽電共生適合紙業發展,將會普遍投資設立,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重視研究發展、技術創新及新產品的研發,增設研發中心,強調產官學合作,致力于生產技術、管理效率與產品品質的提升,并朝開發輕質化低定量紙發展。
(4)產業間進行合并或聯盟,以發揮人、事、物合理化的經營,降低成本。同時亦可促使大廠朝擴產,小廠朝特殊紙的方向發展,以收分工之效。
(5)廠商多元化經營,產品多元化發展,功能化、復合化產品朝高級紙種發展,提高附加價值,以區隔市場。
(6)產品規格簡化及標準化,以能符合下游印刷制品業之要求,并進行紙業流通的合理化,以增加生產效率及降低流通成本。
(7)設立海外據點,積極培育人才,行銷國際化,加強外銷的拓展,未來產品出口的比重將會提高;而除商機外,技術、管理等資訊亦將借此管道源源而入。
(8)環保共識漸形成,廢紙回收利用增加,廢紙價格趨于合理化。廠商將積極進行轉投資或與國外合作開發方式,赴海外投資造林或設立紙漿廠,生產紙漿回銷國內,以確保料源。
(9)加強監控進口紙品價格異常情形,以及時研究對策。
入世后,由于近年紙張關稅已降至低水平,預期短期對業者的沖擊有限,長遠看來,過去不管是造紙業者或印刷業者都喊著要進入國際市場,現在是我們不動,國際競爭者都會來,因此經營者更應謹慎應付,在強敵環伺之下,重新檢討自己的利益基點,如果還未能體會市場將有的變化,或僅要求政府繼續撐著保護傘,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