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二十年里,世界上大多數的普通商業印刷還會以單張紙膠印為主,但那些認為只要一直采用這種傳統的方式就可以在競爭中取勝的想法就錯了,因為時代在進步,技術也在不斷地升級。
以往,傳統的升級方式是簡單地以新代舊,而現在印刷工業中一些強大的單張紙印刷機制造商則在不斷地嘗試生產全新的、自動化的、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機器。然而,“升級”這個新出現的定義,將憑借高效的輔助設備而帶動一個領域的進步。這種類型的升級可能性極大,它取決于印刷工人所印出的特定印品和特定的市場,這樣的改進會在未來的10到20年間為印刷商提供不同尋常的機遇。
最新對單張紙印刷機的研發及對相關設備的開發都集中在自動化、提高生產率、減少勞動力和整合生產流程的方向發展。同時,人們還考慮到一個普遍存在的現實———即越來越短的作業長度,印刷工人通過減少作業準備和洗版時間,以此得到較短的運作周期。
中型印刷機的增長和成熟
從銷售和安裝新機組的情況來看,中型幅面印刷機(26~29英寸)的發展趨勢非?,已經趕上了小型和大型(40英寸)印刷機的銷售量,對幾家印刷機制造商來說,中型幅面印刷機已成為主打產品。新型的中型幅面印刷機同大型機器一樣具有全自動化、5~6個兼容機組,雙面印刷及聯機烘干等特點。除了從一些完整生產流程的制造商那里購買中型印刷機,還可從Sakurai和Shinohara兩家公司那里選擇印刷機,這兩家印機制造公司長期致力于小幅面到中幅面印機的生產。
包裝市場是中型設備發展的一個主要動力,包裝市場相對于其他處于停滯的市場來說,仍顯示出其不斷增長的勢頭。
從長遠來看,多機組配置的印刷機也將沖擊中型印刷機市場。在Drupa2000上,海德堡展出了最新的10機組對開印刷機、Akiyama展示了最新的32英寸印刷機、JPrint在GRAPH EXPRO展會上展示了5—5式印刷機,Jprint的印刷機組為層疊式,不僅節省了印刷空間,而且可同時印刷紙張兩面。
直接到印刷機印版成像
來自印刷機制造商的一股旋風是直接成像技術的飛快發展。Komori公司在Drupa展會上宣布此技術以在它們的40英寸印刷機上應用了,而其它印刷機制造商正將注意力放在將這種技術用在中型印機上的開發。Pres tek和CreoScitex兩廠家正在開發印版滾筒上的激光成像技術。
當直接在印刷機內的印版上成像這一概念變得越來越有吸力,并且確確實實可以實現的時候,對這種新印刷機進行投資就變得越來越現實了。雖然在機成像印刷機的投資要比其他類型的印刷機高出25%,但如果單流體(single-fluid)油墨或無水印刷可廢除水墨平衡系統和相關設備,那么投資額將會下降。而且目前來看,根據印刷商的產品結構,只用投資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一半的費用即可滿足直接制版三色印刷機的印版需求,非常經濟。
去年,CreoScitex推出了直接成像SPTM技術,該技術首先在印版套筒上噴涂一層激光可呈像的聚合物,它在一臺已有10年歷史的Shinohara單色印刷機上得到了證實。直接在印版上激光成像的技術為CTP技術做了完善的補充。
此外,一個更為激動人心的理想在無意之間變為現實,那就是從機械的角度,為什么這些噴涂機組不能根據現有的印刷機狀況而任意調整呢?同樣,印版套筒可以與印版一樣,可以多次使用幾十次而不必拆卸。老型印刷機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不僅僅因為速度慢或印刷質量差,而是因為其相對較長的作業準備。使用那些可以減少準備時間的技就可以充分利用“舊型”機器。
同樣,水墨平衡在多色印刷中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Flint油墨公司的單流體油墨(SFITM)或太陽化工公司的無水、水洗油墨InstantDryW2,可以解決這類問題;臃碌闹苯映上裼“婕夹g與無水油墨技術在老機器上的結合,為印刷商和相關設備的制造商創造了令人激動的機會。
聯機運用
聯機生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這一事實已被證實,其在單張紙印刷領域有以下幾方面的改進:
不需反轉即可完成雙面印刷:快速翻轉對于雙面印刷機已不成問題。而聯機印刷機翻轉技術得到了改進,采用的是“一次通過,雙面印刷”的技術,通過UV快速固化后,不用翻轉紙張,節約了在雙面印刷機的高額投資。曼羅蘭900系列印刷機成功地使用了不需翻轉的雙面印刷機。
卷筒紙印刷:印刷紙張價格不斷上漲,聯機卷筒紙印刷的經濟性吸引了更多的關注。最近幾年出現了小型單體滾筒紙切紙機,它可以滿足六臺單張紙印刷機的需求,而不是聯機的切紙機。經濟實用。
質量檢測:檢測技術對于單張紙的聯機票據印刷存在一些局限。當印刷高價值的個性化印品時這一點顯得非常重要了。
連續自動化
一些在單張紙印刷上的自動化應用有望成為未來的主流,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自動化設置都適合在現存設備上安裝或調整。
自動收墨裝置:K&E、Acell、Baldw in及GPI公司為單張紙印刷設備提供通過墨輥、墨盒及自動勻墨的傳遞油墨的裝置,可處理人為因素而浪費的油墨,達到了節約的效果。
CIP4代之CIP3出現:脫機印版掃描證實精確度不超過75%,灰平衡影響了測量。雖然并不是所有問題得到了解決,但JDF以及“過程測量(Processmeasurement)”———它是繼印前、印刷、印后之后的第四個P——卻無疑是正確的發展方向。
自動白斑去除:由“印刷工人調查研究”提供的自動雜質去除系統(AIRS)將會有一個可觀的市場。
材料處理自動化:曼羅蘭正在研制用于包裝印刷中的全自動材料處理技術。
數字印刷對膠印的沖擊
NPES印刷網站咨詢所開展了一項研究表明:到2015年,美國印刷行業的常規膠版印刷將從1997年所占的50%降到20%。未來的發展趨勢主要是數字(膠印)印刷,其次為直接成像(成像于印刷機的印版上)。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傳統印刷機制造商將向多元化的數字印刷機轉變。
單張紙印刷機市場趨于購買“二手機”以減少投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趨勢出現:
許多普通印刷機的生產廠家將會提供設備再組裝服務,至少一些傳統的生產廠家已經開始了這樣的生產方式。
印刷機檢測裝置必然隨第一種趨勢而增長起來,能夠預測印刷質量(再次組裝前所需時間)及改變第三方安裝機器的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