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頻道 紙業商情 資料柜 會員之窗 紙業機構 紙業論壇商情發布 政策法規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夾

你的位置:首頁 >新聞頻道 >每日新聞> 正文

新聞查詢


國內印刷機械行業經濟增長空間大
2002-02-26 中國包裝報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印刷機械行業的經濟增長有目共睹,究其原因有:

  一是改革開放的政策,使印刷機械行業和其它行業一樣迅猛發展,經濟快速增長,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長了對印刷品的需求,從而帶動了印刷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二是世界經濟進入信息時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對印刷媒體和電子媒體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廣告業從無到有,已形成產業,影響著印刷機械制造業的發展。

    三是包裝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已形成一個重要產業,包裝的需求不斷增長,為國內印刷機械制造業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為國外印刷機械制造商提供了廣闊市場,許多世界著名廠商紛紛進入中國。

    人世后,對中國印刷機械制造業的影響,有各種各樣的態度和議論,但大多數認為是樂觀的,其理由可以從印刷機械行業經濟的增長空間分析說明這一點。

    ●從印刷機械市場回顧看增長空間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在2000年之前已實現國民經濟翻兩番的目標。從對60多家印刷機械制造企業1990—1999年十年間的產銷情況統計來看,工業總產值增長3.5倍,實現利稅增長3.4倍,產品銷售收入增長3.7倍。2000年工業總產值完成330711億元,與1999年相比,增長12.4%,利潤總額完成1.95億元,增長13.9%,增長速度高于國民經濟整體增長。

    進入21世紀以后,從2001年上半年統計來看,印刷機械制造行業發展情況良好。對23家印刷機械骨干企業的統計表明,2001年下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3.38億元,比2000年同期增長18.3%;產品銷售收入12.13億元,增長13.6%;利潤總額完成1.19億元,增長8.3%。從發展趨勢看,印刷機械行業仍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從擴大進出口方面看增長空間

    1997年12月,國家曾發布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其中對印刷機械商品印刷速度在12000張/小時以上的單張紙多色膠印機、6000張/小時卷筒紙膠印機以及模切速度在4000張/小時平壓模切機實行進口免稅。這項政策出臺以后,印刷機械的進口額猛增,1998年印刷機械進口4.35億美元,1999年印刷機械進口6.5億美元,2000年印刷機械進門創紀錄地達到9.012億美元。按銷售額計算,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70%左右。由于國外高檔印刷機的涌入,嚴重制約了國內單張紙多色膠印機的研制和銷售,甚至對已經產業化的但張紙多色膠印機生產企業也帶來嚴重影響和沖擊。

    2000年國家發布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的修訂稿,將單張紙多色咬印機印刷速度不免稅線提高到15000張/小時,對于單張紙多色膠印機生產企業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憑借價格優勢,只要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上下功夫,一定可以擴大單張紙多色膠印機的市場份額。

    另外,印刷機械產品的出口量太少,近年來僅出口1600—3000萬美元。出口量不大的原因主要是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只要擴大出口額,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會給印刷機械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從研發新產品看增長空間

    近年來CTP技術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是最流行的話題。統計表明,歐洲1998年照排機有1500部,1999年為1300部,2000年1000部,相比1999年跌幅達30%,照排機正在被CTP制版機取代。從1995到2001年,世界CTP設備擁有量由200臺增加到6000臺,基本上每年翻一番,足見新技術促使一批產品的更新換代。CTP技術的廣泛應用,除照排機之外,還要影響制版產品和印刷機的市場。我國CTP技術的應用2000年才剛剛起步,先后有廈門北大華通、沈陽博集、四通集團推出了銀鹽版、PS版和噴墨的計算機直接制版機樣機,這些企業應抓緊時間產業化,適應國內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我國還有不少產品不能生產,如單張紙全張多色膠印機、大型印報機及堆紙機、發行系統設備、圓壓圓模切機、噴繪機、大型絲網印刷機、高檔紙凹印機、多色小膠印機、配頁折頁裝訂機、電雕機、書刊精裝聯動線、柔版印報機、高速自動接紙機等,這些都需要企業多方籌集資金,研制這些產品,滿足國內需求。

    ●從國家淘汰落后工藝、設備的政策看增長空間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對印刷機械設備的需求也有不同層次。就印刷機而言,雖然1999年發布了第二批《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設備目錄》,明令2000年淘汰鉛印工藝及設備,但到目前為止,還有少數企業制造、使用鉛印設備。隨著印刷機械科技發展,第三批《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設備目錄》將要發布,發布后將有一批40年代的落后產品—J2101S(第一代膠印機)系列,印刷速度在4000張/小時以下的印刷機停止生產和使用;機械式不安全的切紙機和污染環境以苯為溶劑的復膜機等設備將停止生產和使用。這些政策同樣為印刷機械設備的更新換代創造了商機。生產這類設備的企業應該抓緊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下決心采用先進技術,淘汰落后產品。

    ●從印刷品消費量看增長空間

    從世界紙張消費量的趨勢,也可以預見印刷機械的發展空間。1998年世界紙張消費量為3億噸,比1988年增長16%,人均年消費50.4kg。日本以及北美和西歐的7個發達國家,人均紙張年消費量為200kg以上。美國1998年紙張年消費量為9093.3萬噸,比1988年增長8%,人均年消費336.4kg。而我國1998年紙張消費量為2780萬噸,比1988年增長120%,人均年消費量為26.2ks,僅為世界紙入均消費水平的1/2強、發達國家的13%、美國的8%。如果按國民經濟“十五”發展規劃目標,人均紙張年消費量增加一倍,達到50.4kg,與其相匹配的印刷機械肯定會有大幅度的增長。    ‘

    盡管印刷機械制造行業有廣闊的增長空間,但市場的份額增加要靠實力去競爭。進入世貿組織以后,中國市場將溶人國際大市場,保護民族工業的政策會逐步調整。面對國外技術先進、經濟實力雄厚、市場機制靈活的印刷機械企業,我們必須首先練好內功,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產品;用科學的管理手段提高產品質量,尤其是產品穩定性、可靠性,減少故障率,使用戶放心,才能使中國的印刷機械在國內市場站穩。并逐步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使在中國的印刷機械設備走出國門,并形成一個舉足輕重的行業。

相關報道:
大鵬印刷機械廠成為國內專業生產裁紙機大戶
專家議中國印刷機械制造業在中檔市場做文章
 
用戶注冊 | 站點導航 | 關于我們 | 為您服務 | Email我們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景華紙業資訊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