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反彈琵琶,逆向拉動”,大力開展林業產業經濟建設的鄂爾多斯市林業總產值達到3.15億元,實現利稅2538萬元。成為內蒙古發展林業產業經濟逆向拉動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典型。
截至2001年底,鄂爾多斯市已建成投產刨花板生產線5條,模壓板生產線1條,中密度纖維板生產線1條,石刨花板生產線1條,新聞紙生產線1條,建成投產麻黃素生產線3條,甘草酸生產線1條,建成投產野菜食品生產線2條,果品飲料生產線1條;并且建成投產了一大批木材加工、家俱生產、柳編制品廠家,形成年 產各類人造板10萬立方米、新聞紙5000噸,麻黃素50噸、果品飲料1150噸、野菜食品罐頭10萬瓶的生產規模。
林業產業經濟不斷壯大,多項國家重點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相繼啟動,進一步促進了鄂爾多斯市林業生態體系建設。2001年,該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22.77萬畝,完成飛播治沙造林206萬畝,完成封山(沙)育林11萬畝,完成義務植樹510.24萬株,完成四旁植樹381.1萬株,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全年林業生態治理總面積達到400萬畝,是2000年全市治理總面積的一倍,創該市歷史上年度治理面積之最。
據了解,在伊金霍洛旗天驕中密度纖維板廠、東勝勝佳人造板廠等龍頭企業所在地區及其周邊輻射地區,沙柳平茬枝條、麻黃草、甘草根、山野菜等原材料生產成為當地農牧民增產創收的主導產業,部分農牧民僅靠此一項年增收上萬元,個別特殊大戶達10多萬元。
鄂爾多斯市把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放到了農村牧區工作的首要位置,明確規定五荒拍賣到戶,限期治理,產權50年不變。這些政策的出臺與推行,理順了森林資源的產權關系和基礎建設的投資關系,充分調動了廣大農牧民和社會各行業的積極性,截至2001年底,全市灌木資源總面積達到850萬畝,年產枝條270多萬噸,可滿足年產150萬立方米人造板的生產需要,為全市林業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為了加快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步伐,鄂爾多斯市市委、政府組織動員伊化、伊煤、億利等大型企業參與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林業產業經濟發展掛鉤,回報社會。伊煤集團投資4000多萬元在杭錦旗開發建設4萬畝甘草基地,目前已發展成為鄂爾多斯市主要的甘草加工、銷售集散地。億利集團于2001年初建成固體干水生產線,也積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吸引了北京大地橋、上海新高潮等十幾家大企業來該市落戶,參與林業產業經濟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