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1年廢紙進口劇烈上揚,根據最終統計,約增加50%以上,總數約200萬噸。自1995年以來,中國廢紙進口量節節上升,年平均增長率達35%。促使廢紙進口上升的首要因素是中國大、中型造紙廠的巨額投資,利用廢紙為主要原料,在2000-2001年中,新聞紙和紙箱原紙廠生產能力的擴展,幾乎達到每年增加100萬噸新的紙箱原紙產能。
大量廢紙的需求促使進口量的迅速攀升。由于廢紙進口價格較低,國內廢紙回收由于不完整的回收系統,政府缺乏在回收工作上的介入和后勤上的支持,導致回收率也較低甚至可能下降。
中國大量廢紙的需求和進口,其結果應驅使廢紙價格的上漲,然而在2001年的下半年,廢紙價格保持平穩甚至有所下降,其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是,中國對廢紙需求的急劇增長被亞洲等其它地區需求的持平或下降所抵補,中國、印度、印尼需求的提高或持平被其它亞洲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韓國和臺灣地區的下降所抵補,西歐對廢紙的需求持平,而美國卻大幅度下降。
其次是廢紙市場增加成為全球性,單一地區的供應不足可由其它地區的供應予以迅速替代。這種替代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中國的購貨商可以調整從歐洲的采購而使價格與美國保持一致;也可以是間接的,例如泰國由從美國采購改往歐洲,而使中國增加對美國的進口作為回應。
原因之二是日本參加作為一個較大的廢紙出口國的替代者,從2000年出口40萬噸上升至2001年的100萬噸,中國是其出口目的地之一。日本廢紙出口的增加并非由于高價所驅使,而是由于其國內包裝法規和再生法令的變化,垃圾廢紙處理成本的提高以及國外用戶對日本廢紙等級的可接受性。
最后,廢紙級別之間的替代也是減輕傳統的貨源供應壓力的一個原因。例如,據報告中國增加對歐洲混合級廢紙的好感程度遠勝過標準的ONP級,因為歐洲混合級廢紙中含有60%以上的ONP,而中國有足夠的低廉的勞動力可以從中揀取60%以上的ONP,因為歐洲混合紙廢紙價格較標準的ONP低。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美國的市場狀況對廢紙價格的確定保持著嚴格的做法。當美國今年出口至中國劇增時,而美國1-10月份出口總數卻較上年出口水平下降3%。除中國以外,美國2000年出口至其它4個國別地區(加拿大、韓國、墨西哥和臺灣地區),1-10月份出口量下降20%以上。同時,2001年美國本土的廢紙消耗的反彈,勢將促使廢紙價格向上擺動。事實上,廢紙價格的長期的低價位,而中國對廢紙進口將繼續上升,將有極在的機會促使廢紙價格下一輪的爆發。
(紙環網)作者:資源信息系統公司副總裁彼得.卡達利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