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門戶網站
  資訊搜索
檢索年份
檢索月份
關鍵字
  歡迎投稿
知識-歷史文化-古造紙術
 
造紙的方法
2010-12-03

古代造紙方法  

以我國古書“天工開物”卷中所記載之竹紙制造方法為例,作為介紹。古時以竹子造紙之步驟如下:

1. 斬竹漂塘
   斬竹嫩竹, 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 煮徨足火
 將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 舂 臼
 取出上述處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爛,形同泥面。

4. 蕩料入簾
 將被打爛之竹料倒入水槽內,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于竹簾上面,其余之水則由竹簾之四邊流下槽內。

5. 覆簾壓紙
 然后將簾反復過去,使濕紙落于板上,即成張紙。如此,重復蕩料與覆簾步驟,使一張張的濕紙疊積上千張,然后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

6. 透火焙干
 將濕紙逐張揚起,并加以焙干。焙紙的設備是以土磚砌成夾巷,巷中生火,土磚溫度上升之后,濕紙逐 

現代造紙

現代的造紙程序可分為制漿、調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驟

1.制漿的過程 制漿為造紙的第一步,一般將木材轉變成紙漿的方法有機械制漿法、化學制漿法和半化學制漿法等三種。

2.調制過程紙料的調制為造紙的另一重點,紙張完成后的強度、色調、印刷性的優劣、紙張保存期限的長短直接與它有關。一般常見的調制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步驟: a. 散漿 b.打漿 c.加膠與充填

3.抄造過程抄紙部門的主要工作為將稀的紙料,使其均勻的交織和脫水,再經干燥、壓光、卷紙、裁切、選別、包裝,故一般常見之流程如下: a.紙料的篩選 將調制過的紙料再稀釋成較低的濃度,并借著篩選設備,再次的篩除雜物及未解離纖維束,以保持品質及保護設備。b.網 部 使紙料從頭箱流出在循環的銅絲網或塑料網上并均勻的分布和交織。c.壓榨部 將網面移開的濕紙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個滾轆間,藉滾轆的壓擠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將濕紙作進一步的脫水,并使紙質較緊密,以改善紙面,增加強度。d.烘 缸 由于經過壓榨后的濕紙,其含水量仍高達52 - 70%,此時已無法再利用機械力來壓除水分,故改讓濕紙經過許多個內通熱蒸氣的圓筒表面使紙干燥。 e.卷 紙 由卷紙機將紙幅卷成紙卷 f.裁切、選別 包裝:取前面已卷成筒狀的紙卷多支,用裁紙機裁成一張張的紙,再經人工或機械的選別,剔除有破損或污點的紙張,最后將每五百張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網加入收藏夾
 
聯系電話:010-60204993、18510100716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信箱:zhangjing@paper.com.cn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