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門戶網站
首頁新聞中心商務中心紙業行情行業數據紙業搜索紙業社區服務中心
新聞中心首頁
國內 國際 財經 環保 企業 印包 專題 分析 參考 直播 視點 紙業行 圖片
 
 
 

德國印刷業現狀(下)

 

    出口市場

    向局部地區加大出口的現象明確顯示了歐盟的停滯已達到很高的程度,在北美進行了中度的投資。亞洲、拉美以及歐洲其它國家增長速度最快。絕對數值顯示美國和歐洲這兩個傳統的市場仍然是我們出口的重點。

    在德國機械制造行業,雖然存在不利的貨幣因素,出口份額占80%的印刷和造紙設備仍達到最高的出口配額。

    但這不表示未來就有保障。這些數字中沒有表現出來的生產的全球化將會因不同的原因而發生。主要原因是關稅限制、匯率波動,當然還有成本的影響。德國正處于危險關頭——被轉移的產品份額將會在將來搶回來,以期在世界范圍內激烈競爭中獲勝,也為了服務于目前由德國所支持的市場。

    不過,上面對關于印刷和造紙產業整體形勢的描述不應該使我們忽略這樣的事實:各個方面對出口市場的評定觀點是不同的。這個事實可以簡短地描述如下:

    在這方面,造紙設備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亞洲人口有46.9億,經濟也有巨大增長。亞洲需要大量建立造紙企業,這一情況也反應在出口到這些地區的造紙設備已經達到了29%。

    在過去8年里,中國的紙張消耗量翻了一番,增長了1800萬噸,相當于德國一年的總消耗量。

    中國的紙張產量為3780噸,僅次于美國的8080噸,成為全球第二大紙張生產國。為此,中國所使用的紙漿的2/3(每年450萬噸)需要依賴進口,從西歐進口的比例占50%。木材進口產總量為25萬噸,這是美國需求的75%,歐盟需求的68%。最后一個關鍵問題是廢紙的應用。生產需要使用57%,因此 34%的回收率是不夠的。因此,進口的需求也很大,目前主要從從歐盟和美國進口。

    但上述數字同時顯示,美國的紙張生產也衰退很多。在過去幾年里,對現代紙張生產設備的投資減少很多。所以,德國向美國出口的造紙設備只有12%。由于紙漿生產停滯而紙的消費量要保證,因此美國對紙的進口量在上升。

    印刷和紙品加工業市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美國在印刷和紙品加工方面都是最大的出口國。

    在印刷設備市場,我們看到2004年產品增長的速度最快,為13%。出口增長迅速,為16%。美國的出口量最大,出口份額為16%,接下來分別是中國(9%)和英國(7%)。

    在紙品加工領域,恢復力就些許虛弱。2004所產量增加了5%,分別出口到美國(17%)英國(7%)和意大利(6%)。

    進口和國內市場

    對國內市場和進口狀況需要予以不同的解釋。在過去20年中,德國國內市場大概翻了一番。但國內市場的總產值卻是原來的一半(從45%降到20%)。

    同時,進口增長了一倍,國內消費進口產品的比例從大約35%增加到了50%。但這種發展的成因和影響在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評定,對于當地或者具體的公司來說并不總是積極的。

    進口的增長由如下三個主要方面決定:
    * 重要國外供應商的集中供應(加工/包裝產品、數碼印刷、制版機…)
    * 從國外子公司再進口
    * 在低價格區域競爭或使用技術含量低的產品

    就紙品加工而言,需要強調的是從捷克的進口量次于瑞典、意大利和美國,排在第四位,其后是英國和法國。從捷克的進口量在過去的三年中幾乎增長了三倍。在印刷設備領域,每年從捷克進口價值2000萬歐元的設備,排在第十位。

    2004年,德國印刷及造紙設備制造業經濟增長勢頭高漲,訂單價值增長了14%。2003年產量增長了9%,達到 77億歐元。

    2005年伊始,印刷及造紙設備制造業訂單增長的趨勢仍在繼續。和以前一樣,國外訂單走勢正猛,這也是期待2005年再增長6%的原因。如果歐盟計劃將重點放在提高本國投資的話,繼續增長將不會很困難。

 
專家簡介
 
簡介:  
 
 
公司簡介 | 本站動態 | 服務條款 | 版權條例 | 免責條款 | 聯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紙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